想象一下,九月里某天清晨,你在浓雾弥漫的缅因州乡间小道上散步,突然,前方似乎出现了一个庞然巨物,身形模糊,只能看见一对巨大的爪子,在雾气里虚张着,一动不动,仿佛要伺机抓人。这时候,你可能会感觉来到了电影《迷雾》里,正面对着异世界的怪物。
现存的最大鹿科动物:驼鹿,广布于北半球温带至亚寒带气候的阔叶林和混合林区,那对巨大的扁平掌状角就是它的身份标志。驼鹿是整个北美和欧洲的第二大陆地动物,仅次于Bison属的两种野牛。它们身躯健硕,皮毛灰褐色,拖着一条只有十几厘米长的退化小尾巴,其肩部如驼峰般略微隆起,肩高2米左右,体长2.4~3米,重量可达700公斤。
驼鹿的角不但巨大,而且有着相当宽的横向跨度,两角的间距可达2米,每只角重30多公斤。历史上,驼鹿也曾经遍布欧洲。石器时代的欧洲岩画和洞穴壁画里经常出现驼鹿;瑞典曾挖掘出公元前6000年木屋里的装饰性鹿角;而在斯堪的纳维亚北部,可以找到公元前3700年左右捕猎驼鹿的陷阱遗迹;凯撒大帝的《高卢战记》中亦有对驼鹿的记载……但是,这些巨鹿早在青铜器时代就从不列颠灭绝了。
随着农业社会的发展,它们在欧洲大陆的种群也逐渐消亡。
当早期欧洲探险家在北美见到驼鹿时,无不震惊于它的体型和那对大角,毕竟,这批人已是几辈子没见过驼鹿了。英文中驼鹿叫什么?欧洲人称大型鹿称为elk,或是它的变体,如欧洲常见的马鹿Cervus elaphus。到达北美之后,欧洲人发现了跟马鹿长得差不多的加拿大马鹿Cervus canadensis,理所当然地也给套上了elk的名称。
驼鹿属下目前仅此一种,分有8个亚种(亦有研究分为两个物种,将分布在欧亚的四个亚种归入A. alces,分布在美洲的亚种归入A. americanus)。阿拉斯加驼鹿A. alces gigas是最大型的亚种,分布于阿拉斯加和加拿大育空地区西部。其肩高2.1米,雄性平均体重634公斤,两角最大宽度一般超过2米,角的重量也是各亚种里最重的。
驼鹿的主食为非禾草类植物,食谱上包括富含糖分的树木嫩芽如杨、柳、白桦、槭树等,此外还要摄食大量的水生植物如睡莲、眼子菜等以保证钠的需求。一只成年驼鹿每天大概要吃三四十公斤的食物,水生植物通常要占其饮食的一半。驼鹿有着一个高度发达的大鼻子和上唇,这个部位敏感灵活,可以卷起树枝、一口撸下整枝树叶,也可以从水底把植物拽起来。驼鹿鼻子中的脂肪垫可以关闭鼻孔,它们既能在水下进食,也善于游泳和潜水。
成年驼鹿少有天敌,主要捕食者是狼、棕熊、美洲黑熊、东北虎,还有美洲狮和狼獾,它们都倾向于对老弱病幼的驼鹿下手,狼群还可以凭借数量和死缠烂打的耐力战胜成年驼鹿。它们可能会咬着驼鹿屁股,追逐好几天,直到驼鹿耗尽体力,或死于受伤感染。驼鹿那敏感的大鼻子也是弱点,若是被狼咬住,其痛苦足以使任何驼鹿放弃抵抗。
因为栖息地的破坏和大规模的狩猎,驼鹿在欧亚和北美都曾险些灭绝。其后之所以奇迹般地恢复了,主要是由于栖息地的保护和再生,让驼鹿又有了丰富的食物来源。曾一度消失的驼鹿种群数量慢慢回升,并逐渐自然扩散回原分布区。目前,整个加拿大的驼鹿数量可能接近百万,美国境内也有约三十万。欧亚大陆的数量跟北美差不多,主要分布于芬兰、瑞典、挪威和俄罗斯境内。
驼鹿不会躲汽车,对于小型汽车以及前排乘客杀伤力很大,一些国家甚至开发出了汽车的“驼鹿碰撞测试”。驼鹿出没的公路地段一般会有警示牌,提醒司机小心驼鹿,但在北欧国家,这些牌子经常被游客偷走当纪念品,公路部门不得不花高价更换一批不好看的警告牌。除了撞汽车,撞火车也是个麻烦。自2000年至2008年,光是挪威就有大约13000次驼鹿怼火车事件。
挪威铁路部门只好计划斥资8000万,来给铁路设置栅栏,清除附近植被,以及在别处提供觅食场所,好让这些大爷离火车远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