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青藏高原去!不为登顶,只为寻矿

作者: 彭红卫

来源: 科学大院

发布日期: 2017-10-23

本文详细介绍了青藏高原丰富的矿产资源,特别是斑岩型铜矿的形成过程。文章通过分析青藏高原的地质历史和矿产形成机制,揭示了青藏高原矿产资源的独特性和复杂性。

青藏高原,“世界屋脊,“第三极”。提到青藏高原,人们首先映入脑海的可能是珠穆朗玛峰,是布达拉宫,是美丽的雪山、草甸、湖泊,又或是浓厚的藏族文化,特色的地域风情,这些都是吸引着人们前往高原的动力。

其实,科学家心中也向往着青藏高原。青藏高原可以说是地球科学领域中的一块绝对圣地,天然的实验场,吸引着一批又一批的科学家深入高原腹地。其中,就包括一大批矿床学家,因为青藏高原还发育着十分丰富的矿产资源。

我国是一个缺铜少铁(铁矿品位普遍低)的国家。但是,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这些年,基础建设对铜和铁等基础矿产需求很大,因此我国的铜矿、铁矿等长期依赖从南美、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进口。近些年,青藏高原的矿产勘查取得了很大的进展,高原上丰富的矿产资源受到了国内外很大的关注,同时,青藏高原丰富的矿产资源也为研究青藏高原提供了不同的视角。

最受瞩目的是青藏高原发育丰富的铜矿,其中的驱龙、玉龙铜矿更是一举取代国内常年的“老大哥”江西德兴铜矿,成为最大的两个铜矿。

斑岩型铜矿是如何形成的?青藏高原中发育的铜矿主要是斑岩型铜矿。我们先简单地介绍一下斑岩型铜矿是怎么形成的。太平洋两岸是斑岩铜矿最发育的地带,其中,太平洋东岸的南美和北美是世界上铜矿最多的地区,斑岩铜矿的研究也是源自与此(注:南美的智利是世界上铜储量最大的国家,拥有世界上最大的两个斑岩铜矿)。

虽然三个主要成矿带都与中国接触,但是只有西藏的驱龙铜矿是国内少数的超大型铜矿代表。北美洲和南美洲位于太平洋东岸,太平洋海水底部的地壳为洋壳。洋壳形成后会逐渐向大陆方向扩张、移动;在这个过程中,洋壳逐渐与海水反应,温度降低;进而洋壳的密度增大,变重。由于洋壳比陆壳更重,最终陆壳会在俯冲带开始向下弯曲到陆壳之下,进入地球深部。

洋壳俯冲到陆壳之下,在陆壳中产生岩浆作用,在地表形成火山。进入地幔的洋壳受到高温高压的作用,洋壳发生脱水反应,脱出的水会引起相接触的地幔发生熔融,产生岩浆。产生的岩浆向上演化,最终停留在距离地表较浅的地方(通常是地表下1-6千米)。岩浆冷却后形成斑岩岩石,所谓斑岩,是指具有斑晶的岩石,是岩石形成于地壳较浅部位的特征。

达到地壳浅部的岩浆在冷却的过程中,流体达到饱和(注:岩浆所能含的水、二氧化碳等都是有限的,这些流体相含量过高后,会与岩浆脱离),岩浆中饱和的流体释放出来,同时会将岩浆中的铜等金属带出来,富集在一起,形成了斑岩型铜矿。

这是斑岩铜矿形成的典型模式。小结一下,斑岩铜矿的形成主要有两个关键词:(1)俯冲带,(2)斑岩(浅部岩浆)。

青藏高原的斑岩铜矿是如何形成的?那么,青藏高原的斑岩铜矿是否是这样形成的呢?笔者可以先告诉你,并不完全是。青藏高原的铜矿带其实是特提斯成矿带的一部分。特提斯成矿带西起阿尔卑斯山,东到东南亚的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地。这些地区虽然现在多是大陆相连,但是在很久很久很久之前,大陆中间是隔着海洋的,这个海洋的名字叫特提斯洋。广义得说,现在的地中海就是原来的特提斯洋残留的一部分。

与现今的太平洋东岸斑岩铜矿的模式类似,特提斯洋的洋壳向欧亚大陆方向俯冲,在俯冲带(现今青藏高原地区)形成矿产。其中,青藏高原的部分矿产是在这个过程中形成的,只是这个过程中,在青藏地区形成的矿产相对规模小一些,并没有形成之前提到的超大型的斑岩铜矿。

那么青藏高原的超大型铜矿是如何形成的?其实,伴随洋壳俯冲的过程中,大洋会逐渐缩小(如上图,195Ma-66Ma),直到最终闭合;隔着海洋的大陆最终碰撞在一起。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印度大陆与欧亚大陆之间的海洋逐渐闭合,碰撞在一起,形成了青藏高原。

为什么我们说,青藏高原的矿产形成和上文中洋壳俯冲的典型斑岩铜矿模式不同呢?这可以用形成时间来解释。

从时间上来看,青藏高原的超大型铜矿床——驱龙铜矿形成于约16Ma,玉龙铜矿形成于约40-36Ma,而印度大陆与欧亚大陆开始碰撞的时间主要认为是65-55Ma之间。这意味着,印度与欧亚大陆开始碰撞的时间比青藏高原矿产形成的时间早;即青藏高原的丰富矿产主要形成于印度与欧亚大陆碰撞的过程中,或碰撞以后;而不是上文提到的洋壳俯冲的典型斑岩铜矿模式。

形成青藏高原的丰富矿产分三个阶段。矿床学家将青藏高原碰撞过程中形成的矿产分为三个阶段:主碰撞阶段(65-41Ma);晚碰撞阶段(40-26Ma);后碰撞阶段(25-0Ma)。

主碰撞阶段,印度大陆与欧亚大陆开始碰撞,印度大陆挤入欧亚大陆下方,之前俯冲的洋壳最后断开,形成“窗口”。印度大陆与欧亚大陆中间的大洋最终闭合;印度大陆与欧亚大陆开始碰撞,挤压。与印度大陆相连的洋壳完全进入了欧亚大陆下方,印度大陆的陆壳部分也开始挤入欧亚大陆下方,欧亚大陆陆壳变厚,青藏高原开始逐渐形成。印度大陆与欧亚大陆碰撞,挤压,使青藏地区地壳深部发生熔融,产生的岩浆带来一些钨、锡、铀矿。

晚碰撞阶段,印度大陆与欧亚大陆持续碰撞,产生强烈的挤压力;使青藏地区发生了大规模的水平滑动(注:专业术语为走滑断裂),在两侧发生大规模的“逆冲推覆”。大规模的水平滑动可能促进了地幔深部物质上涌。更热的深部地幔物质,与青藏地区下部的地壳和地幔反应,产生岩浆。岩浆沿水平滑动的断裂上涌,达到地壳浅部后形成了斑岩型铜矿,其中就包括了超大型的斑岩铜矿——玉龙铜矿带,还有一定规模的金矿。

而在逆冲推覆带形成了一些铅锌矿。

后碰撞阶段,印度大陆已挤入欧亚大陆下方,挤压力使得欧亚大陆地壳变厚,直接的体现是青藏高原逐渐形成。由于地壳增厚,青藏地区地壳底部与下方的印度大陆部分进入更高温高压的深部。在高温高压的环境中,大面积的深部地壳岩石变质,比下方的地幔密度更大、更重;进而不稳定,会与上部的地壳分离,下沉,进入地幔更深处。

青藏地区增厚的下地壳与上部的地壳断开后,这相当于打开了“一扇门”,地壳浅部处于伸展环境下;深部的地幔物质从“门”中涌入使青藏地区之前增厚的地壳强烈熔融,产生大量岩浆。产生的岩浆富集铜等物质,沿断裂通道进入地壳浅部,最终形成斑岩型铜矿,这其中就包括国内最大的铜矿——驱龙铜矿。

小结一下,青藏高原超大型斑岩铜矿形成主要有三个关键词:(1)碰撞-后碰撞,(2)深部地幔物质上涌,(3)斑岩(浅部岩浆)。而典型的斑岩铜矿的关键词是:(1)俯冲带,(2)斑岩。

特提斯洋的俯冲过程也留下了馈赠。那么,印度大陆与欧亚大陆碰撞之前,特提斯洋向欧亚大陆俯冲时,这种典型的斑岩铜矿形成环境,对青藏高原的矿产形成完全没有作用吗?其实是有作用的。

研究表明,特提斯洋向欧亚大陆俯冲时,虽然没形成超大型铜矿;但是俯冲形成的岩浆作用在欧亚大陆俯冲带地壳底部形成了富含铜的新生地壳;因此,后期碰撞-后碰撞过程,深部地幔物质-地壳反应过程中产生的岩浆才会富铜,这样,富铜的岩浆到达地壳浅部才能形成斑岩铜矿。因此,印度大陆与欧亚大陆碰撞之前,特提斯洋的俯冲过程为青藏高原的超大型铜矿形成提供了预备条件,提前富集了铜。

总之,青藏高原的矿产资源非常丰富,是我国十分重要的矿产资源储备。同时,青藏高原的矿产资源形成是十分复杂的,有不同时期形成的不同矿产,这又为地质学家研究青藏高原提供了不同的视角。

后记,青藏高原的矿产种类多样,形成的背景也很复杂,本文主要以斑岩铜矿的角度入手来讲解青藏高原丰富矿产的形成过程。青藏高原的研究在很多方面还具有一定争议性。

笔者在成矿模式上主要引用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的侯增谦研究员和参考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的Jeremy P. Richards教授(现为加拿大劳伦斯大学教授)的研究成果。由于想表达得更通俗易懂一些,同时也受篇幅的限制,两位教授的研究成果中,很多内容没来得及在本文中写出,感兴趣的可以下载侯增谦研究员和Richards教授的论文仔细阅读。另,青藏高原矿产内容很多,或许有些地方笔者理解得有误,欢迎指出。

UUID: 6df1a688-161a-48ae-8e0f-9c044709d193

原始文件名: /home/andie/dev/tudou/annot/AI语料库-20240917-V2/AI语料库/科学大院公众号-pdf2txt/2017年/2017-10-23_到青藏高原去!不为登顶,只为寻矿.txt

是否为广告: 否

处理费用: 0.0095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