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有个有趣的习惯——喜欢讨口彩。对于文化人来说,口彩还不够,不光说出来好听,还要写出来好看,所以很多文字都是美化后才示人的。我们今天的主角“荸荠”名字就不错,发音好听,字形也好看。因为它也是被美化过的。有人认为“荸荠”这个名字,来自于《尔雅》中对荸荠的称呼“凫茈(fú cí)”,也有人认为它的源头是“脖脐”两个字。从读音和文字证据来看,笔者认为后者的可能性更大。
古人觉得荸荠的样子像肚脐眼(确实挺像的),于是就管它叫肚脐眼了——当时叫“脖脐”。后来几经流变,去掉肉月旁,加上草字头,就成了“荸荠”。荸荠还有个大家很熟悉的名字叫“马蹄”。然而无论荸荠的叶、茎还是花,都和马蹄不像。这恐怕是闽粤一带对荸荠的古称“马荠”产生了影响。荸荠是莎草科的植物,它没有叶子,只有草丛一样的“杆”,花序是很小的穗穗,球茎扁圆,削皮后不带芽,吃起来甜甜的。
吃过荸荠的都知道,它又脆又甜的口感是最让人称道的,所以有人叫它“水下雪梨”。其实荸荠的甜比雪梨更高级,初嚼不甜,回味才甜。荸荠的脆也比雪梨更紧实,且非常耐煮,很难把它煮得面面的。虽然“骨骼”强壮,但是荸荠的“皮肤”却非常脆弱。一旦削皮就要赶紧泡到水里,不然它比苹果氧化得更快。荸荠最大的特点是甘甜和清脆,这两大特点让荸荠在食用方式上更加多样,君臣佐使,无所不能。荸荠的脆,又让它成了很多菜的最佳辅料。
荸荠脆而软,能有效的改变口感,还不会咯牙床子。荸荠小粒,不仅让丸子更骨立,口感更疏松立体,还能有效解腻,增加清甜,可以说是丸子的灵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