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风拂过,一墙的爬山虎就漾起了波纹,好看得很。许多人的记忆中都有这样一篇小学课文:“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没错,这就是叶圣陶老先生的《爬山虎的脚》,而我们今天的主角异叶地锦,就是最常见的爬山虎之一。
异叶地锦,南方的朋友们应该很熟悉。爬山虎可不是一种植物,可能很多人会有疑问,刚不是说的爬山虎吗,怎么名字又变成地锦了?其实,爬山虎只是一个用得泛滥了的俗称——人们习惯将能够攀爬岩石树木的藤蔓植物称作爬山虎。翻翻植物志,俗名是“爬山虎”的植物种类不下十余种;而“地锦”才是这类我们最常见、最典型意义的、属于葡萄科的“爬山虎”的“正名”。
地锦属的地锦,也是常见的爬山虎之一。其实,地锦一词更能体现出这些真正爬山虎的特色——虽然这得等到深秋时节。当寒霜甫降,那新鲜的绿色,就被那些为对抗低温而累积的花青素染成红色。由于不同的叶片、甚至一片叶片内不同细胞的花青素累积程度不同,远远看去,红黄绿三色斑驳地交织在一起,把它所覆盖的墙壁变成了一幅巨大的织锦,而这也是爬山虎们最美的时节。
不过,即使正名为“地锦”,它还是容易和另一种城市间常见的杂草混淆——那就是出没于街边草地、砖缝中,叶片小而密集、折断后会流出乳白色浆液的大戟科的地锦。这个地锦身材矮小,完全不是那“叶尖一顺儿向下,在墙上铺的那么均匀”的地锦所具有的气质。从这里也能看出,即使是中文的正名也不能避免一名多物的混淆,拉丁学名,才是它们唯一准确的名字。
说到地锦属植物的属名,它也有着霸气的来历。这一属名中的来源于,稍微体会下,就会发现这其实正是女神雅典娜的名字“帕特农”;而在这里,则是应用了雅典娜“处女神”的含义,人们在命名地锦属时认为,地锦们小小的绿色花儿不经授粉即可结实,结出那显露它葡萄科植物身份的紫黑色小浆果。而属名后面的则来自于,意为“常春藤”——顾名思义,地锦善于攀缘的特性,和常春藤极为相似。
异叶地锦,从外观看上去就是典型的爬山虎模样,因此在不少文献中也被唤作异叶爬山虎。它的叶片鲜绿喜人,能够沿着山石、墙壁、梁柱不断的向上攀登;除了向上攀登之外,还有的侧枝能够横向生长。正是有了这种“纵横捭阖”的特性,异叶地锦很快就能将一堵墙壁染成一面绿得动人心魄、沁人心脾的垂直“草坪”。如果有微风吹过,那景象的确和叶老描述的别无二致。
不过,既然加了“异叶”的名头,它自然有些和其他地锦的区别——异叶地锦有着典型的二型叶。异叶地锦在生长旺盛、作为攀爬主力的枝条上,长出的是面积较小、略呈心形的单叶;而在枝条较老的、较短分枝上的叶片则多为三裂的复叶。这样不同枝条上的不同叶形,赋予了它“异叶”之名。
异叶地锦主要分布在我国中南部。在我国南方的各大城市里,用于垂直绿化的植物中总少不了异叶地锦的身影——它生长快,成荫性好,景观美。
当然,伴随着异叶地锦的,还有其他几种地锦,如地锦、五叶地锦、三叶地锦等。不过后几种地锦在北方地区更为多见,形态也略有不同:地锦的叶片基本都是单叶,叶片尖端三裂,颇似鸭子的脚掌。叶圣陶老先生文章的主角,可能性最大的就是地锦了。而五叶地锦和三叶地锦顾名思义,它们的叶片基本都是由五裂及三裂的复叶组成。
爬山虎能够爬墙的秘密,自然在它的“脚”。在文首提到的小学课文中,它被描述为“几根细丝,就像蜗牛的触角”,其实这个形容对于异叶地锦是再恰当不过的。因为异叶地锦的“脚”在尚未接触到墙壁之时,顶端会形成一个略微膨大的、晶莹的小球,逆光看去确实真像蜗牛的触角。并且。这个“脚”的形态还能帮助区分与异叶地锦非常相似的三叶地锦——因为三叶地锦的“脚”的尖端并不膨大,而是形成小小的弯钩。
地锦的“脚”其实是它变形的枝条,称为茎卷须。如果仔细观察就能看到,这些卷须都生长在和叶片相对的位置,这从侧面表明了它枝条的身份。卷须的顶端是起到攀缘的关键部位:在这里,幼嫩的细胞能够灵敏地感觉到接触物体时所产生的“触觉”。一旦感受到碰触,这些细胞很快向四周分裂生长,从而形成盘状的吸盘。与此同时,这些吸盘还能分泌出粘稠的多糖类物质,如同胶水一般牢牢的吸附在山石、墙面等一切固体的表面之上。
随后,这些吸盘和触须会累积更多的纤维素,加厚自己的细胞,变得更为坚韧,成为一个可靠的吸附点,完成地锦的一步“登攀”。而没有接触到攀附物的攀缘枝,则会启动衰亡的步骤,逐渐干枯、脱落。
具有膨大吸盘的“脚”,其实也是地锦和前面提到的另一类攀缘植物——常春藤最大的不同。尽管常春藤也是常见的垂直绿化植物,但它用来攀爬的并不是茎卷须形成的吸盘,而是在叶片着生的节处生出的白色、密密匝匝的不定根。由于这不定根的吸附力远不如地锦,因此常春藤只能沿着树皮、篱笆等粗糙表面攀缘而上,而没有地锦那“飞檐走壁”的能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