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东部时间2月8日,美国国家工程院(NAE)公布了2017年新科院士名单,84名院士、22名外籍院士当选。今年的新科院士名单中有多位华人上榜,其中,北京大学工学院院长张东晓教授因多孔介质流体随机模拟的先驱工作而当选。
近日,《知识分子》对话新晋NAE院士张东晓。作为东、西方教育的亲历者,如今已是北大工学院“掌舵人”的张东晓对于科研评价体系改革发表了自己的见解。此为“双一流建设大家谈”专栏系列的第二篇。
作为东、西方教育及评价体系的亲历者,张东晓坦陈,中国与西方的评价体系确实存在差异。国外可能更重视‘质量’:导师、同行会对候选人的工作做出评估,如果认为候选人的研究有深度、有价值,符合其‘质量标准’,即可拿到相应的学位或者某个职称;而国内可能更重视硬性的‘数量’,例如必须学习或工作足够的年限,或者发表一定数量的论文,文章累计获得多少影响因子。在某些情况下,这些都是毕业或晋升的‘硬指标’。
不仅如此,张东晓也指出,近年来国内以发表CNS(Cell、Nature、Science杂志的简称)为目的的研究风气“有些过头了”,在高水平的学术期刊发表研究成果本是一件好事,但以此为目的去做科研,甚至去迎合期刊的“口味”,这与研究的本质有所悖离,“在国外一流大学,有CNS文章发表,大家都会感到高兴,却不会以此或其它高影响因子文章作为唯一的评价指标,那是三流大学的做法”。
十年前,张东晓参与创办了北大工学院,他出任副院长,主抓人才引进、教职员工的评估晋升和学院的战略发展。经过十年的摸索和发展,工学院作为北京大学教学、科研和管理改革的试验田,在学生培养、学术人才引进、教师队伍建设、学科发展等方面都取得了出色的成果。
在选任制度上,我们在北大率先开始了预聘制(Tenure-Track)的尝试,这也是西方较为普遍的形式。
所谓预聘制是根据教员的具体情况,北大工学院与其签订三年或六年的合同。在合同期满的六个月前开始对其进行考核。该考核程序包括本人填写教学、科研和服务业绩表,国内外同行对其业绩和水平进行评价,教授评审委员会形成评估建议,院、校学术委员会形成最终评估意见等,“在评估的过程中,工学院会征求10位国内外同行对于被评估者的评估信,国外7封,国内3封。
因而能够客观地评价该教员的学术水平,是否对其所在领域做出了深入的工作和具有影响力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