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6日上午,中国高分子科学奠基人之一、复旦大学教授于同隐先生,在沪去世,享年101岁。于同隐与王葆仁、钱宝钧、钱人元、冯新德、何炳林、钱保功等被高分子学界公认为第一代领军人物,他创建和发展了复旦大学高分子学科,使之成为中国高分子科学的重镇,在某些研究领域进入世界先进行列,无论是在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方面,都对中国高分子科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学界传为佳话。
1917年9月6日,于同隐出生于江苏无锡县城一个小康之家,是家里的第五个孩子。父亲科举不售,转而从商,后长期担任天津华新纱厂会计主任,收入颇丰,养育的十个子女,几乎都接受了高等教育。于同隐也接受了较为系统、正规的国民教育,并在省立无锡中学读书时,受化学老师张式之影响,对化学科学产生了浓厚兴趣。
1934年7月,于同隐高中毕业,考入国立浙江大学化学系。
当时的浙江大学,虽被蒋介石视为自己的子弟学校,但不能与北平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的中央大学等国立大学相提并论,与教会主办的燕京大学、金陵大学等也有不小的差距,还属于国内二流高校。校长如走马灯一样变换,三五年间,蒋梦麟、邵裴子、程天放、郭任远相继掌校。1936年4月,浙大迎来了史上影响最为巨大的校长竺可桢。于同隐深受竺可桢的影响,他的名字曾多次出现在竺可桢卷帙浩繁的日记中。
相比校长的更替,成立之初的浙大化学系掌舵人更是变动不居,张准、程延庆、程瀛章、郦坤厚等留学欧美的化学硕士、博士先后就任又离去。直到1934年,周厚复担任系主任后才成稳定局面。周厚复留学法国于1932年获得博士学位,并在德国柏林大学从事军用毒气研究。他亲自讲授有机化学、高等有机化学两门课程,讲课清晰扼要,注意培养学生从各类繁复的反应中抓住本质及各种反应之间的联系。
于同隐努力学习,化学、物理等主要课程大多在七八十分以上,没有一门补考,三年级总评分近80分,四年级超过82分,因此很受周厚复赏识。不想抗战全面爆发,浙大被迫西迁。1938年6月,于同隐在西迁途中的江西泰和毕业,竺可桢演讲,勉励同学们担负起救国的重任。
1928年11月成立的国民政府军政部兵工署,“掌管全国兵工及关于兵工之一切建设事宜”,专门负责军事武器研制与生产。
在署长俞大维的领导下,陆续创设理化、应用化学、弹道、精密机械、材料、冶金、光学等研究所和炮兵技术处、航空兵器研究处等机构,为国产军事武器的研制和生产做出了卓越贡献,培养了大批人才,后来共和国23位“两弹一星”功臣中有9人曾在该系统工作过。材料试验处1938年7月由百水桥研究所改组而成,主要任务是检验兵工材料,并对材料进行研究,寻求用国产兵工材料代替进口材料,力求做到兵工材料自给。
当时,冶金专家、1928年哈佛大学博士周志宏任处长。于同隐在试验处任分析技术员,主要从事煤焦、矿石及钢铁方面的分析,也帮助周志宏做科研方面的分析工作,非常认真努力,周志宏对他很满意。
1943年8月,经无锡乡亲、浙大理学院院长胡刚复的牵线搭桥,于同隐回到母校,成为一名青年教师。
大学毕业后,在军工单位挥洒5年青春,年过26周岁,虽然工厂收入丰厚,他还是义无反顾地选择重新回到学术界,并以出国深造为目标,这可以说是于同隐人生中最为重要的抉择之一。他后来曾说:“为了贯彻出国的愿望,同时痛恶这些机关中的生活,所以虽然那时学校的待遇低得多,仍旧决心回到学校,一方面自己觉得‘清高’,同时可以准备考公费。”
1951年8月,于同隐夫妇在王葆仁的举荐下来到浙江大学,接替已调往中科院任职的王葆仁,担任有机化学教授,蔡淑莲担任分析化学教授。于同隐夫妇还未安顿好,一波接一波的政治运动袭来,“三反”未结束,“思想改造”接踵而至。
思想改造运动对于同隐触动很大,他认识到他超然的第三者立场,实质上是“分不清敌我,用同一的态度来对待敌我”,思想根源和“小资产阶级的自由散漫分不开”;他“天塌有长人顶”的想法是一种自私自利的个人主义,表现在不想突出、一切采取旁观的态度、害怕斗争。
1956年5月,被批准加入中共。当时,为配合国家西部建设,化学系有不少教授和青年骨干教师先后离开,造成部分课程停开的局面。于同隐出任有机化学教研室主任,为本科生讲授有机化学。当时学术上也奉行“以苏联为师”的“一边倒”政策,放弃使用多年的西方教材,于同隐只得带领同事编写《有机化学》、《有机结构理论》等讲义,并组织翻译《有机化学教材习题》等参考文献,逐步建立起复旦大学有机化学教学体系。
1993年,复旦大学高分子专业独立成系,同时建立高分子科学研究所,已退休的于同隐担任名誉所长。翌年,“聚合物分子工程国家教委开放实验室”在高分子系创建,后发展成为国家重点实验室。于同隐以他在高分子科学领域的长期耕耘,将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建设成为国内顶尖学科,在中国高分子科学发展史上占据重要地位,他晚年开创的生物大分子等领域在国际上也处于顶尖水平,为中国高分子科学的发展留下了丰厚的学术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