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文汉,中国工程院院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在光电所完成了我国首台弹道相机和光刻机的研制,建立了世界首套激光核聚变用的自适应光学系统,在我国开辟并壮大了自适应光学研究领域,使我国在此领域的研究跃居世界先进行列,作为主要参加者多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等奖项。已经80高龄的姜文汉却始终保持干事创业、开拓进取的“精气神”,为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中科院“三个面向”、“四个率先”努力工作。
姜文汉院士说:“一辈子人生已经走完大半,在光电所完成了我国首台弹道相机和光刻机的研制,建立了世界首套激光核聚变用的自适应光学系统,在我国开辟并壮大了自适应光学研究领域,回首往事,没有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没有因碌碌无为而羞耻。”
回首近60年的科研经历,说起来也是一个不断适应国家需要几度转行的过程。提到这个“过程”,姜院士说道:“我一生中有过三次重大转行,大学学习的是铸造工艺和设备专业,第一次转行为精密机械,第二次转行为光电工程,第三次转行为自适应光学。每次转行都是努力适应国家需要和社会发展的过程,每次转行都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同时享受着开辟新领域带来的成就感和乐趣。”
1958年姜文汉院士从哈尔滨工业大学铸造工艺和设备专业毕业,分配到中科院长春机械研究所,从事压铸设备研究。承担的第一项工作就是到北京汽车厂与厂方合作设计1200吨大型压铸机。1961年,正值我国尖端科研技术的奠基阶段,为集中力量,科学院长春机械研究所与长春光机所合并。姜院士负责研制陀螺仪中的宝石轴承。这是他的第一次改行,迈入了精密机械的领域。
1962年,长春光机所承担研制我国第一台大型电影经纬仪(160)的任务,这是一台口径达600毫米重达几吨的精密仪器,要研制成产品直接交付用户使用。全所上下都没有经验,当时姜院士也参加了设计任务,担任机械组负责人之一,具体负责方位转台的设计。这是他的第二次改行,从精密机械转到光电工程。
1971年11月,由于三线建设的需要,姜文汉院士全家来到四川省大邑县的雾山沟里,建设新的研究所(即光电技术研究所)。经过几年脱离科技工作的生活之后,重新有了工作的机会,使他激动万分。七十年代后期,为解决制造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关键设备——光刻机,光电所计划研制国内第一台光刻机——接近/接触式光刻机,姜院士便是项目负责人。
1979年,自适应光学研究正式开题。说到自适应光学的开题,姜院士讲到:“当时的光电所开始了新址的建设——成都郊区双流县牧马山,计划逐步分批搬到新址。当时的牧马山是一片荒地,曾是省军区的五七干校,只有一些用作养蚕、养鸡的平房。几位自愿者自己动手,把原来养蚕的平房进行改造,贴墙纸,铺塑料地板,没有光学实验平台就找一块厚钢板,下面垫上沙子做减震,我国第一个自适应光学实验室就这样开张了。”
面对未来发展,姜院士说到:“工作要发展,人才是关键。只有培养一批人才,才能后继有人,可持续发展。我认为,培养人才主要有两点:一是要有一个适合人才成长的气氛,作为带头人首先不能忌贤妒能,生怕别人超过自己,要形成平等讨论、百家争鸣的学术气氛;二是人才主要在工作中培养,通过压担子使年轻人及早承担更大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