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还是专一?基因觉得:俩都重要!

作者: S.西尔维希耶

来源: 物种日历

发布日期: 2017-02-09

美国奥斯汀得克萨斯大学整合生物系教授斯蒂文·菲尔普斯的研究小组在基因层面找到了橙腹草原田鼠行为差异的可能答案。他们发现,橙腹草原田鼠的丘脑侧上部分与压后皮层中,名为V1aR的蛋白质在顾家鼠脑中含量比在好色鼠脑中显著更高,这可能影响田鼠的行为趋向于顾家型还是好色型。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花心专一。在社会生活中,有的人对伴侣忠诚,有的人则风流成性。无独有偶,在和人类一样行一夫一妻生活的橙腹草原田鼠中,也不乏爱好出轨的公鼠。橙腹草原田鼠是少数社会单配制的哺乳动物之一,不过被人视为“恩爱典范”的它们,却有大概25%的幼崽是“婚外恋”的产物。是什么促成了这样的行为差异?美国奥斯汀得克萨斯大学整合生物系教授斯蒂文·菲尔普斯的研究小组在基因层面找到了可能的答案。

相关论文发表在最新一期的《科学》杂志上。专一还是风流,这是个问题。在橙腹草原田鼠中,“用情专一”似乎并不具有褒义或者贬义:它没那么好——与恪守一夫一妻制的公鼠相比,常常“出轨”的公鼠能够与不同的母鼠交配,从而可能拥有更多的后代。它也没那么糟——顾家的公鼠交配的对象虽然少了点,但家里的孩子们更可能是亲骨肉。要知道,好色的公鼠离巢寻欢作乐时,家里的母鼠也并没有那么“安分守己”,它们也会和其他公鼠交配。

不专一的公鼠抚育的子嗣,或许有那么一些是隔壁老王的。两种繁殖策略各有利弊,橙腹草原田鼠们是怎么选的?菲尔普斯的研究小组根据这些田鼠的生活方式,将公鼠分为“顾家型”和“好色型”两种,并分别检测了它们的认知行为。结果发现,相比于顾家鼠,好色鼠意识中的“领地”范围更大。因此,好色鼠更容易在自己的领地上邂逅母鼠,也更容易遇到来犯的公鼠或闯入其他公鼠的领地并陷入争端。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

菲尔普斯小组将研究重点放到了这两种类型的田鼠的脑内。他们发现,橙腹草原田鼠的丘脑侧上部分与压后皮层,一种名为V1aR的蛋白质在顾家鼠脑中含量比在好色鼠脑中显著更高。通过测序,研究小组找到了影响V1aR蛋白表达量的因素。结果提示,编码血管加压素受体的基因avpr1a存在有两种不同的修饰,这两种修饰能够引起V1aR表达量的差异。

而V1aR在上述脑区的表达多少,能够预测草原田鼠的行为趋向于顾家型还是好色型。由于这两个脑部区域与田鼠的空间感和记忆有密不可分的关系,研究人员推测,好色鼠的空间记忆能力可能相对较差,它们一般不太记得自己的配偶在哪,也不太记得哪里可能有别的公鼠,从而更可能拈花惹草——也就是说,好色鼠们风流成性的部分原因可能在于找不到回家的路。当然,这个假设是否成立,目前仍不清楚。

研究者表示,这是个可能的推论,但仍有待进一步验证。而让人意外的是,使橙腹草原田鼠变得更“专一”和更“风流”的不同基因变体在自然条件中分布大致相等——看起来,自然选择并没有明确地告诉我们,哪一种交配策略更加成功。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这两种策略各自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忠诚的田鼠中存在一些花心的个体,可能恰恰更利于种群延续。

菲尔普斯认为,在橙腹草原田鼠中,这样的相等并非基因随机分布的结果,它们应当来源于长期的自然选择。尽管人们常常会认为自然选择总会促使某些基因型更好地生存,但事实可能并非如此。在一个社会性强的物种中,不同的特质可能并没有高下之分。就像人类的内向和外向一样,橙腹草原田鼠的“专一”和“风流”都受到自然的眷顾,都可以很好地活着。也许共性,远比差异更多。

UUID: 9afeea06-d1bd-46e6-bba3-d0c715bfb7f8

原始文件名: /home/andie/dev/tudou/annot/AI语料库-20240917-V2/AI语料库/物种日历公众号-pdf2txt/2017年/2017-02-09_风流还是专一?基因觉得:俩都重要!.txt

是否为广告: 否

处理费用: 0.0038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