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会给孩子做他们喜欢吃的菜,但你的另一半却认为孩子应该和大人吃一样的东西。你不希望孩子玩玩具枪,但你的另一半却领着孩子大玩警匪大战。你们在给孩子传递着互相矛盾的信息,你有没有担心过这一点呢?
放轻松。不同的育儿风格可以是件好事。只要家长时常讨论各自的立场、想法和疑虑,你们就可以抚养出一个适应性强的孩子。当家长都不肯妥协的时候就会出问题,家庭治疗师 Lisa Dunning 说。如果他们都很固执,每个人都说‘听我的不会错,你的方法是错的,’不愿意一起合作商量出一个令双方满意的折中方案的话,那么这个时候才会出问题。
那么,当双方育儿方式不同时,应该怎么办呢?了解你的孩子。
不同的孩子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需要不同的育儿风格。比如对待一个害羞的孩子的管教方式肯定和对暴脾气的孩子不同。进行自我教育。确定你完全了解孩子今天做了什么事,以及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有什么特点,而不是仅凭猜测或者你的个人经历进行判断。多和其他家长交流,了解孩子的同龄人都在做什么。多理解你的家人。在家里设立一个中立空间,比如说厨房,在这个中立空间里你和另一半可以经常交流家庭问题。
厨房是家的中心,在这个地方大家可以敞开心扉聊天。在这儿,你们可以订立新的家规和教育方式。
当你的另一半说话时,你得诚心诚意地聆听,不要采用防御的姿态。如果你打开心扉认真聆听,这是一个让你认识到你的教育方法的优缺点的好机会,对你的伴侣来说亦是如此。在孩子面前共同决定。你们双方可以当着孩子的面提出育儿方面的不同意见,但前提是要互相尊重。如果你们能够用平和的语气就事论事、不乱发脾气,并且最终一起找到解决方案的话,你的孩子能从其中获益良多。
我们需要教孩子,当出现分歧的时候应该怎样解决问题,耶鲁大学医学院儿童精神病学临床教授 Kyle Dunning 认为,很多孩子不知道该如何妥协,因为从他们没见过他的家长这么干。在小事上可以有分歧。你不可能让事事顺心,所以得学着接受让另一半做主。妈妈会说,‘千万别去那里玩’、‘不准玩滑板’,但是爸爸往往会允许孩子做冒险的事。
对父母来说,小问题上的分歧不要紧,最重要的事是在大的安全性问题上达成一致,比如系安全带、过马路时牵着父母的手。
在孩子面前互相支持。首先得了解在哪些问题上你们双方都不愿意妥协,比如孩子的安全或者教育;然后你们可以在其他问题上灵活处理。如果你不同意你的另一半做的重要决定,那么最好私下和她/他商量。
父母不要相互批评或者指责,这点很重要,家庭治疗师 Fran Walfish 说,孩子们需要知道,父母是相互支持、互相体谅的,父母是一个和谐的整体。如果母亲认为孩子该去睡了,但父亲却不这么认为,并且背着母亲对孩子说,‘再去看会儿电视吧’,这样就会损害母亲在孩子眼中的权威,Kyle Dunning 说,这样一来,教育过程中就会出现问题,最终影响到夫妻的关系。
一旦有了共同的育儿计划,那就坚持到底。
保持育儿方针的一致性。这样一来,孩子就会明白做了什么事会有什么后果。当来自不同原生家庭的你们愿意达成一致时,你们就可以和孩子一起坐下来把规则讲明白。你也可以让孩子参与到规则的制定中来,因为孩子更有可能遵守自己参与定下的规则。当孩子问你为什么爸爸和妈妈教得不一样时,你要积极面对。如果孩子质疑父母教养方式的差异,那么你需要让孩子知道,家长不一定非得事事统一,有时候差异会让事情变得更高效。
离婚后也要贯彻一致的教育方法。如果你和另一半离异了,那么最好还是在各自教育孩子的时候保持统一连贯,比如统一做作业和入睡的时间。但有时要对方也坚持是不可能的,所以你得提醒自己,你只能控制自己家中的事情,并且让孩子明白你对他们的期望。父母和孩子真诚相待是件好事,比如你可以告诉孩子,‘在妈妈家里,睡觉时间比在爸爸那里早。’ Walfish 说道。
寻求专业的帮助。如果你和另一半沟通失败——比如,你们俩在孩子面前互相贬低,那么你们也许需要分析一下自己为什么会这样子。也许,你们把自身的愤怒和问题投射到了育儿方式中。这时,你们可以考虑去见一见心理咨询师了。寻求专业的帮助能够帮你和你的伴侣回到中立的立场,让你们重新互相学习、互相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