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我们讲了农历一月的“小名”,你还记得几个呢?现在已是2月,如月、中和、花月、酣春……这些生机勃勃的名字,就是属于农历二月的。农历早春二月,煦暖的和风吹开了一片生机,“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数九寒冬一过,到了二月,正是“五九、六九,河边看柳”的日子。万物萌发,二月的明媚阳光里植物茁壮生长,就像白居易吟诵的那样,“二月二日新雨晴,草芽菜甲一时生。
”古人认为,在二月,万物相随而出,所以称二月为“如月”,这里的“如”是跟随的意思,形象地说明接踵而来的勃勃生机。提到“数九”,其实各地还有不一样的“数九歌”,不妨来看看:北京版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燕来;九九又一九,犁牛遍地走。
四川版一九二九,怀中插手;三九四九,冻死猪狗;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六十三,路上行人把衣担;八九七十二,猫狗卧阴地,九九八十一,庄稼老汉田中立。湖南版一九二九,怀胸抱手;三九二十七,檐前雨不滴;四九三十六,茅草吊蜡烛;五九四十五,咬牙像打鼓;六九五十四,风吹如炸刺;七九六十三,行人把衣担;八九七十二,娃儿玩泥捏;九九八十一,安排蓑衣和斗笠。“二月二,龙抬头”,二十四节气中的“惊蛰”一般在二月。
惊蛰这天,酣睡一冬的各种小动物们开始苏醒,而传说中的龙是鳞虫类之首,所以古人以二月初二为“龙头节”,借龙抬头的威风来镇降那些会对农作物产生祸害的虫类,并且请来龙王兴云播雨,祈祷一年的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二月二这天,也是“中和节”,《礼记》载:“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二月有的时候也被称为“中和”。今年的“二月二”是在2月27日,这一天也有很多讲究。
除了“要剃头”,各地老百姓吃的东西都要加一个龙字,比如:猪脸是“龙头”,面条是“龙须”,饺子是“龙耳”,炸糕是“龙胆”,春饼是“龙鳞”,炒豆子是“龙眼”。农历二月当然不全是跟吃相关的,还有一个风雅的节日,那就是“花朝节”。唐代女皇武则天爱花成癖,每年到了二月十五,就让宫女们采集百花,与捣碎的大米一起蒸制“百花糕”来赏赐群臣。
后来长安、洛阳等地就以二月半作为“百花生日”,为百花过节,这样的风俗一直延续到清代。二月里草木萌青、百花吐蕾,桥头、溪边,随处可以看到满树的桃花或者杏花,它们是二月开得最盛的花,二月也作“桃花月”、“杏月”。
就像《诗经》里描写的那样,“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少女们看那娇艳的桃花粉红可喜,也想让自己的面容像桃花那样美丽,就在二月的一天,结伴去采摘桃花,晒干后碾成末,与井水一起服用,期待着“人面桃花相映红”。三春美景,二月正当佳时。柳叶依依,百花齐放,桃杏争芳,“酣春”、“仲春”,二月当之无愧,二月的欣欣向荣,带给每一个人的是花团锦簇般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