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领域的“因果论”误区 | 吴家睿专栏

作者: 吴家睿

来源: 上海《科学》杂志2017年第1期

发布日期: 2017-02-07

本文讨论了在健康领域中“因果论”的误区,指出人体的健康状态涉及众多因素及其复杂的互作关系,且有着明显的个体差异,从而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我们不应按照“因果论”的观点来指导对健康的维护。文章还探讨了遗传因素、环境因素以及个体差异对健康状态的影响,强调了健康维护和疾病预防的复杂性。

人体的健康状态涉及众多因素及其复杂的互作关系,且有着明显的个体差异,从而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我们不应按照“因果论”的观点来指导对健康的维护。

关注健康是当今社会的大趋势,人们为此忙于发现和研究各种对健康有利或不利的因素,提出诸多维护健康和防止疾病的“规定动作”。在做这些事情的背后,人们常常自觉或不自觉地采用“因果论”假设:一些事情一定有利于健康,而另一些事情则一定有害于健康。

然而,随着人们对生命复杂性的逐渐了解,以及对肿瘤和糖尿病等各种慢性病的深入研究,“因果论”假设已经被证明过于简单化,而基于这个假设在健康领域采取的“决定论”行为模式显然不合适。

人们通常认为,个体的遗传物质决定其健康状态,例如,镰状细胞贫血是由单个基因突变引起的,而肿瘤的形成则涉及多个基因突变。然而,随着人们对生命复杂性的逐渐了解,以及对肿瘤和糖尿病等各种慢性病的深入研究,“因果论”假设已经被证明过于简单化,而基于这个假设在健康领域采取的“决定论”行为模式显然不合适。

造成遗传因素在决定表型方面的不确定性主要源于环境。经典的遗传学教科书中有这样一个公式:表型=基因型+环境。也就是说,同样的基因型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可能出现不同的表型。人们熟知的苯丙酮尿症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人们通常认为,肿瘤的形成源于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等多个基因的突变。研究者通过理论分析,发现肿瘤发生的风险与干细胞的分裂能力紧密相关,干细胞的分裂次数多,积累的随机基因突变就多,导致肿瘤发生的风险就高,拥有干细胞分裂能力强的组织产生肿瘤的风险就高,因此肿瘤的发生是由不可避免的内在因素所决定。

2015年10月26日,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发布了一份关于致癌因素的研究报告。在这份报告中,经过盐渍、风干和熏制等处理过的加工肉制品被定为1级致癌物,意味着该类物质致癌的证据很充分;同属这一类的致癌物包括烟草、酒精饮料和石棉等。而牛肉、羊肉和猪肉等定义为“红肉”的食物则被归入2A级致癌物,意味着这类食物的致癌证据有限。

当今社会谈到的健康行为或不健康行为通常都源于众多个体的统计性结果,具体到单一个体时,不同个体之间的结果常常是不一样的。例如,长期吸烟容易引起肺癌,但在实际生活中,可以看到长期吸烟而没有得肺癌的人,也可以看到从不吸烟而患肺癌的人。

个体差异不仅源于遗传变异,而且也与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每个个体都生活在一个特定环境中,如前所言,即使是同一基因型,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也可能出现不同的表型。环境条件的变化远比基因组变异复杂。

健康的维护和疾病的预防不是单一因素能够决定的,也不是一天就可以实现的。更重要的是,我们要明白,大多数有利于健康的“正确”的措施是通过对人群统计分析而得到的,对不同个体来说效果可能是不一样的。我们要明白,即使我们做了所有被公认是“正确”的事情,也不能确保无恙。

UUID: 08c3c68f-d5cd-45f5-98a5-e4594880311a

原始文件名: /home/andie/dev/tudou/annot/AI语料库-20240917-V2/AI语料库/知识分子公众号-pdf2txt/2017年/2017-02-07_健康领域的“因果论”误区吴家睿专栏.txt

是否为广告: 否

处理费用: 0.0065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