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年到了。说到鸡,大部分人们的第一印象就是:能吃、好吃、怎么做都好吃。作为人类最早驯化的鸟类,人们大规模吃鸡的历史已经延续了上万年,并且把鸡养成了世界上数量最多的陆生脊椎动物。俗话说,物以稀为贵,鸡的数量多了,相对而言对鸡这一物种的关注反而减少了,以至于人们在说起鸡的时候,甚至下意识地将它排除出“鸟类”的范畴。
在人们眼中,鸡更多的是一种商品,一道迟早被端上餐桌的大菜,而缺少了将它视为一种鸟类的眼光。尤其是对于鸡的智商问题,人们的误解更是巨大。
在人们的印象中,鸡,尤其是广泛饲养的家鸡,它们只是咯咯寻食的“会走路的肉”,智力二字和它们无缘。“呆若木鸡”一词,正是这一印象的真实写照。
不过就在最近,一篇发表在Springer期刊Animal Cognition(《动物认知》)上的综述,总结了数十篇关于鸡的智力的研究报告。这篇综述显示,人们对鸡的智力低估太多。鸡的智力不仅可以和我们通常认为是“聪明”的鸟类,如鹦鹉、鸽子、乌鸦等相提并论,甚至一些智力行为发展出的时间要远快于人类。那么,鸡的智力,都展现在了哪些方面呢?
鸡也会“脑补”。
如果将一个物体逐渐移动到遮蔽物后面,那么这个物体还存在吗?稍有常识的人就会看出,这是明摆的事嘛!不过,想象出被遮蔽物体的存在与否,其实是衡量智力的一个重要方式。因为,这种看起来简单的“脑补”,其本质并非简单,这要求被试的动物了解“物体不会凭空消失”这一概念。科学家们将这种能力称为“视觉认知”,并将这种认知从“完全不能理解隐藏物体的存在”,到“能够预测隐藏物体继续位移一段距离后的位置”分为六个级别。
通常人类幼儿在2岁时能够达到最高级别。相应的,鸡同样可以做到跟踪移动的物体,并在物体被部分隐藏或全部隐藏后“脑补”出物体依然存在。
鸡同样具有数值概念,甚至有一定的比较和计算能力——虽然谈不上进行复杂的乘除计算,但简单的加减计算对于鸡来说并不是难事,并且这一能力在孵化后数天内就可以产生。同样的,科学家们让刚孵化的小鸡对5个红色的小球产生印随,然后减少三个或两个小球来观察小鸡们的反应。
结果显示,小鸡们对剩下更多小球的组更感兴趣。这一实验表明,3-4天大的小鸡,就已经有了“多”和“少”的概念。而接下来的实验更让人惊讶。科学家们让小鸡观察两个屏幕,上面分别具有数量不同的红色小球。然后这些小球消失,同时有小球从一个屏幕移动到另一个屏幕,当移动完成后小球也消失。同样的小鸡们会去选择那“隐藏”了更多小球的屏幕查看究竟。
这一现象意味着,小鸡们需要对两块屏幕所表现的小球的数量进行加减,从而判断究竟哪个屏幕“隐藏”了更多数量的小球。这意味着,几天大的小鸡已经掌握了粗略的个位数以内的加减法——至少是加减后对结果大小的比较。
鸡和火鸡一样,也能对未来的事情加以预测。有研究者教一群53周大的老母鸡来啄触摸屏,在啄后6分钟,机器会自动给出食物。
当训练几次之后,这些母鸡就学会了先啄击屏幕,然后过了大约6分钟后再聚集到机器旁等待食物。此外,鸡还能采取不同的反应来应对不同的预测。例如,科学家们用3种声音分别代表积极结果(喂食)、消极结果(喷水)或中性结果,响应的动作在声音发出后15秒内再执行。经过几次训练,母鸡们学会了区分不同的声音,并且对的声音产生了相应的或积极、或消极的动作。这也意味着,鸡能够对未来发生的事物进行预测。
鸡并不只能看到眼前利益,它们能控制自己的行为,来换取更大的利益。研究者们设计了一个实验,如果母鸡能够等待2秒,那么可以吃3秒钟的食物;而如果能够等待6秒,那么就能吃22秒的食物。结果显示,鸡们大多都会选择多等待4秒来换取更多食物。
一些非人动物也能进行简单的三段论推理,如传递推理等。鸡也不例外。所谓传递推理,简单来说就是诸如“A大于B,B大于C,那么A必定大于C”形式的推理。
鸡将这种传递推理应用在了群体的排序上。对于鸡这种社会性动物来说,它们的群体颇似封建王朝的皇族家庭:群里有一只优势雄性,一只优势雌性,若干只普通雌性和少量普通雄性,以及若干小鸡组成。在群体内,“后宫”中的每只母鸡都有着严格的等级次序。这种等级是依靠打斗来确定下来的,因此这种次序也被称为“啄序”。那么,如果一个陌生的家伙要加入到群体中,其他鸡如何看待它的位置呢?科学家们设计了三个场景。
一,陌生的母鸡击败了优势雌性,然后加入到鸡群里;二,优势雌性击败了陌生母鸡,然后陌生母鸡加入鸡群;三,两只已有胜负的母鸡同时加入鸡群。对于第一种情况,群内的其他母鸡绝不敢去挑战这只陌生母鸡;而在第二种情况下,母鸡们大约有一半可能去攻击陌生母鸡——必竟有赢得机会,而且都想把陌生者踩在脚下;而在第三种中情况下,母鸡们会更多的攻击失败者——柿子捡软的捏。
这一结果说明,母鸡们会根据已有的啄序来判断自己以及陌生人的啄序次序。
鸡有复杂的发音系统。根据科学家统计,鸡至少有24种不同的鸣叫来代表不同的讯息,而其他鸡也会根据不同的讯息做出不同的反应。对于公鸡来说,有一类鸣叫声音的功能是告知食物和召集雌性。如果一只地位较低的雄性经常打鸣的话,那么会招致优势雄性的“嫉妒”,进而遭到攻击。
所以当优势雄鸡在附近时,这些低等级的雄鸡就会选择“偃旗息鼓”,并在优势雄鸡的眼皮下活动来“表示臣服”。不过这种臣服显然并非诚心诚意的,这些破落户一方面表示臣服,一方面却密切的监视着优势雄性的行动。一旦优势雄性心落旁骛,这些低等级雄性就会抓紧时间提高嗓门来“勾引”它的妻妾们。此外,欺骗和反欺骗、阴谋和反阴谋,也是鸡的拿手戏。
例如一些雄鸡会在没有食物的情况下鸣叫以吸引雌性前来——从而避免被其他雄性“横刀夺爱”。不过雌鸡也并不傻,“狼来了”的次数多了,它们就不再去理会那些没有食物干打鸣的雄鸡。
长期以来,“想人之所想、感人之所感”被认为是一种更为高级的情感活动。因为“体会他人的情感”需要调动大脑中负责情感的功能。而最近,科学家们的实验表明,鸡也可以感受“它鸡”的情绪,并对此做出反应。
科学家们将母鸡和小鸡放置在不同但可以相互看见的笼子里,并实时测量母鸡的心率、眼睛和鸡冠温度等数据。随后,科学家们向笼子里吹入气泡。对于母鸡来说,它们见的多了,对笼子内出现的气泡毫无反应,但对于小鸡来说却会引起恐惧。有意思的是,当看到小鸡产生害怕和骚动时,一部分母鸡就会产生心率加快、眼睛和鸡冠温度下降(意味着体表血管收缩而加强核心血流)等生理反应,同时也会出现警示性站立、咯咯叫等行为。
这种反应意味着母鸡能够体会到小鸡的不愉快。这是一种很典型的“同情”或“情绪感染”。更为深入的研究显示,小鸡的情绪和行为不但能影响母鸡,母鸡的情绪和行为也能反过来作用于小鸡。如果一只母鸡在看到气泡后能够泰然自若,对小鸡能起到“安抚”作用,减轻小鸡们的躁动。而如果母鸡坐立不安,那么小鸡则更显得焦躁。不同母鸡间的“个性”会影响小鸡的反应。这种互动类似与人类社会中家长对孩子性格的影响。
在这篇综述中,作者从多个方面描述了鸡所具有的、之前被人们所忽视的“智力”表现。可以看出,鸡并不愚蠢,而是具有智力、能够进行一定程度思考、能够和同类进行各种交流、甚至具有情感的动物。这意味着,很多我们平时习以为常的动物,可能有着更为深刻而不为人所知的心理活动。而这种心理活动,甚至可以和看起来“更高等”的灵长类,甚至人类相提并论。
因此,对于鸡的心理的考察只是一个窗口,对于其他动物心理的研究也同样值得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