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雪莲果,留给我最深刻印象的不是味道,而是它们的模样(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那应该是我初高中升学的时候吧,陪着妈妈去逛超市,在进口水果区赫然竖着块牌子:来自天山的“雪莲果”。我看了下牌子指向的东西,一脸懵逼:这年头,把番薯套个网格罩子就成“雪域水果珍品”了?
当时雪莲果卖得还蛮贵的,为满足小孩子的好奇心,妈妈挑了几个回来,按照导购的说法,削皮切成片就能直接吃。不管是外形还是味道,都和番薯相距甚远,像微微透明的萝卜片,吃起来清脆爽口,汁水充盈,有一股苹果和梨糅杂在一起的独特风味。
现今,雪莲果在水果摊头比比皆是,价格也非常亲民,头顶着的“异域光环”早已悄然褪去,只是偶尔还有人讶异地说:咦,水果摊怎么卖番薯?吃过却不知道吃的是啥,是一件很悲催的事情,所以,有必要给雪莲果“验明正身”。
早前,雪莲果经常被和“天山雪莲”的名号捆绑在一起营销,被传成“包治百病”的神奇之物,我想至今都有人这么认为。然而你要失望了,因为它们真不是天山雪莲的果实!所谓的“雪莲”,从狭义上来说是另外一个物种,学名Saussurea involucrata,菊科风毛菊属的高山草本植物,由于无休止的滥采盗挖,目前野外资源已经将近枯竭了(当然功效也都是吹出来的)。
而雪莲果最早是由台湾商人介绍进大陆的,取了个“雪莲果”的商品名。当时大陆很多农民和商贩都冲着这名儿去种植和投资,想谋取利益最大化。雪莲果实际是菊薯Smallanthus sonchifolius的地下块根。名字有“薯”字,外形也像“薯”,但和旋花科的番薯Ipomoea batatas没半毛钱关系,它们是菊科菊薯属的多年宿根植物。
虽然雪莲果的“雪莲”头衔可以摘除了,但“异域”标签还是可以保留滴。
菊薯原产于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从厄瓜多尔到阿根廷都有分布。雪莲果被称为亚贡(yacon),来源于当地土著语的西班牙音译,意为“神圣之果”,它们被印加人食用已有很长一段历史了,至今都被当成很重要的根茎类蔬菜。其在秘鲁产量最大。加之雪莲果产自地下,味道有点像苹果,所以又被称为秘鲁地苹果“Peruvian ground Apple”。目前,雪莲果在中国已被广泛培植。
菊薯的植株高一到两米,整株都长有粗糙的刚毛,叶片近乎心形,如手掌般宽大,边缘有锯齿,粗糙不平,叶柄基部具有狭翅。圆盘状的头状花序黄色,由边缘的舌状花和花盘中的管状花组成,整个儿酷似小型的向日葵。
菊薯的块根肉质膨大,尾部还拖着一条长而细的根须,比起番薯来更像是萝卜,这种根起着贮藏养分的作用,也是最主要的食用部位,一般10来个块根聚生在一起,根系发达,入土很深,想一股脑儿拔出来,还要费点力气。不同品种的菊薯的贮藏根表皮颜色不同,从黄褐色到亮眼的红色紫色都有,不过内部均为黄白色。
如果你能参与到菊薯的收获中去,你会发现摘除“雪莲果”后,还有一些红紫色的部位,这是它们用于繁殖的种薯,即菊薯的块茎。块茎由靠近地表的匍匐茎先端形成,经常肉质膨大为瘤状,貌似生姜,常常被误认为是“繁殖根”。仔细观察,上面还有环状节,节上有芽点和芽鳞。块茎数量极多,一棵菊薯通常有几十来个。由于菊薯的结实率低,所以栽培上一般用块茎进行营养繁殖,快速且高效。
菊薯还会同另外一种叫菊芋Helianthus tuberosus的植物混淆在一起,因为两者不仅名字像,植株的外形也像。虽然都是菊科的,后者是向日葵属的。前者的叶柄两侧有翼状突出物,植物学术语为“狭翅”,后者则无。另外,菊芋的食用部位不是根,而是肉质的根状茎,看起来像生姜,所以菊芋又被称为洋姜。
和菊薯一样来自南美洲,也有美味肉质根茎的还有茄科的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但为何二者受到的待遇完全不同呢?从它们的口感和味道说起吧,雪莲果的味道来源于含量丰富的果寡糖(FOS,又叫低聚果糖),甜度仅为蔗糖一半不到。FOS很难被人体消化吸收,加上淀粉含量少,水分多,所以雪莲果吃起来清甜爽口,但热量却相对较低,从而不像土豆般受人们重视。
不过雪莲果也不需要肩负着“消灭人类饥荒”的使命,果寡糖是一种代糖,不仅能提供甜味,还能促进肠道内双歧杆菌等益生菌的增生,被称为“双歧因子”。这让雪莲果成为减肥人士、糖尿病患者的福音。
除了生吃,雪莲果还有各种各样的吃法,广东人喜欢把它们切丁,和莲藕、排骨一起老火煲成靓汤,淡淡的甜味不会喧宾夺主,反而能让汤头尝起来更加鲜美。炒食亦可,我曾在饭馆吃过雪莲果炒牛肉,味道还挺不错的,有时间大家可以研发出更多好吃的做法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