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每次的正式训练开始前,我们总会先做点准备活动,似乎我们的脑子里有一个潜意识告诉我们“运动不能马上开始,要热身!”。还记得体育课吗?双手十指相扣,左右各转4个8拍的手腕,然后是单脚脚尖点地,左右各转4个8拍的脚踝,再到后来的跑圈热身……热身这个观念早在上学的时候就根植我们心中。
后来到了健身房,大家对于热身这件事的做法基本可以分成4大类:最常见的一种:今天练卧推,先小重量推两组;今天练硬拉,先小重量拉几组,而后逐渐加大到正常训练重量。第二常见的:不管今天练什么,先上跑步机或椭圆机跑五分钟。第三种:做一做拉伸再训练。不常见的第四种:科学合理有效的热身。传统热身有哪些不足?开篇说了几个常见的热身方法,它们有哪些不足?
第一种:做某种训练时,先用小阻力刺激,逐渐加大阻力到训练强度。问题:软组织的张力不会被改善,肌肉调动比例也不会被改善。
一个复合动作做出来,大脑不会依仅仅靠潜意识就能充分全面的调动每一块肌肉,它永远只调动你最擅长最熟悉的那一部分肌肉,这也是为什么有些人练卧推练得胸一边大一边小,训练中不管怎么注意左右平衡、同步发力,还是一边大一边小,因为大脑知道你胸肌大的那边力量更大,所以自然总是用更发达的那边多出力。第二种:不管练什么,先跑一会儿。
问题:慢跑其实已经属于训练了……其实,慢跑本身已经属于训练了,在慢跑前也应该先热身,所以这个就不能算热身了,只是在一个训练前又加了一个训练。第三种:仅拉伸。问题:效果太弱,没有办法改善肌肉调动比例。
因为肌肉只有一个功能,就是让自己的长度变短(收缩),我们做出任何肢体动作都是依靠肌肉收缩牵动骨骼位移实现的,所以为了防止肌肉变短并僵硬,我们就要给个反向的力让她变长,但是有个问题,上文提及软组织的时候,两个组织总是并列出现的,那就是肌肉和筋膜。筋膜是包裹着肌肉的,就像捆扎带捆着的一沓钱,在捆扎带勒的紧的情况下,你是很难从中抽出一张的,捆扎带松了就容易了。
如果没有对筋膜进行刺激,仅仅拉伸肌肉(拉伸也刺激韧带,但是韧带和热身关联性不大所以不讲),是不容易让肌肉获得很好的拉长效果的,并且它同样没有改善肌肉调动比例。更立竿见影的使筋膜放松的方式,它其实就是按摩。科学热身应该有哪几步?放松:针对即将参与训练的肌肉相关区域进行按摩。
按摩的途径可以选取你合适的,有专人陪同进行放松当然是最理想的(比如私教),自我放松也更有效率(比如使用按摩滚筒类产品),但是有一条需要满足,真正刺激到筋膜的放松,都很疼,并且疼痛过后会感觉该区域活动更流畅,更“松快”。拉伸:针对即将参与训练的关节进行多角度全方位拉伸。
拉伸不仅限于对肌肉和韧带进行拉扯,也包括对关节囊进行合理的松弛,除了在让韧带被拉长以为,对关节活动范围进行合理的被动压迫也是有必要的,可以参考舞蹈中的“软开训练”。激活:针对即将参与训练的运动链中的每块主要肌肉进行单独、持续刺激。持续刺激可以很好的刺激关节囊积极分泌滑液,比如很多跑步者都喜欢用的热身动作“靠墙静蹲”。
另外一个动作中可能调动的几块协作肌肉中,如果你哪块肌肉最弱,就应该着重激活哪块,通过一些持续发力的对抗动作,让原本不易参与的肌肉被强迫参与到运动中来。有兴趣的旁友们可以尝试一下,这个动作一点都不容易......当你的训练动作过于复合的时候,你就不知道你哪里可能存在问题,只有把每一块肌肉单独拿出来用一用,才能知道哪块好用,哪块不好用,而激活的目的就是让这块不好用的肌肉“好用起来”。
训练:喜欢练什么就练什么吧。额外一提,我的个人经验是,一次训练中,我热身的时间通常会占用全部训练时间的1/3—1/2的时间,比如我一次训练大约100分钟,通常放松拉伸激活就要用掉30到50分钟。
在一次科学的热身过后,训练时的运动表现会有所下降(比如原本卧推80公斤,充分热身完毕只能推40公斤了),因为肌肉调动更多,关节活动范围更大,并且没有紧张的筋膜参与提供张力了,所以肌纤维会更快的疲劳,更充分的被破坏。更充分的肌纤维被破坏也就意味着更多的增生了,所以训练效果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