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常常出现这样的情形:当一个人在医院被意外检查出身患某种重大疾病,无论检测手段是如何地准确和高明,好的医院一般都会让病人再次复检。这是为什么呢?直觉仿佛在告诉我们,检测仪器出错的概率一般都很小,我们既然被检测出了重病,那也就八九不离十了,再次检测还能有更好的结果吗?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丹尼尔.卡尼曼在其著作《思考,快与慢》里将人脑分为两种系统。
系统一是人类的直觉,控制着人的感性反应;系统二是人类的理性,表达着人深层次的思考意识。直觉是每种生物特别是动物的一种本能,是它们在应对世界的生存挑战时对环境的即时反应。时刻处于大自然丛林法则下的动物,练就了一身无与伦比的直觉系统,因为这不仅关系着个体的生死存亡,也关乎到一个种族的延续。因此,直觉是所有动物与生俱来对世界的第一层感知。
然而,人类的特别之处在于,除了直觉,还有一种伟大的理性统治着人脑。正是因为理性的光辉,我们才能在世界的残酷生态环境下脱颖而出,成为地球的主宰。不过,生活中,直觉和下意识的反应是最迅速的,这符合大多数人日常生活的体验。这种直觉既有先天的成分(直觉源自我们的祖先当初在丛林里时对可能到来的危险的一种自我保护,这种自我保护被我们一代代继承下来),也有后天的训练。
比如,当我们学会了熟练驾驶汽车时,对汽车的操作就变成了我们下意识的动
这种源自亘古时期的本能反应,至今仍然根深蒂固地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自然而不矫揉造作的反应往往让我们感觉最舒适,因此我们对它是如此地深信不疑,面对生活中各种问题时,我们都会在第一时间凭着直觉去做判断和决定。然而,跟着感觉走,就一定能抓住梦想的手吗?
下面我们来谈谈生活中的直觉陷阱。
让我们看一个场景:当你参加一个娱乐节目,主持人告诉你,面前有三扇门,只有一扇门背后是一辆特斯拉电动汽车,另外两扇门背后什么也没有。你可以选择其中一扇门,如果选中了,你可以领取大奖,如果选不中,只能遗憾离场。你很开心地选择了第二扇门。主持人这个时候打开了另外两扇门里的一扇,门后什么也没有。这个时候他让你在未打开的两扇门中重新选择。请问,你会坚持原来的选择呢,还是改变你的选择?
相信大多数人会觉得,剩下两扇门只有一扇门有车,任意选择一扇门拿到大奖的机会都是二分之一,因此选择哪扇门都无所谓,于是,很多人就会坚定原来的选择,这就是直觉告诉我们的结果。但是,通过理性的计算,我们才知道,原来我们应该马上更换自己的选择,坚定地选择另外一扇门,因为另外一扇门拿到大奖的概率是第二扇门的两倍!
让我们来看看这种违反直觉事情背后的理性逻辑。对于是否能赢得幸运大奖,我们可以将中奖和不中奖的情况画一个表格来说明,以下是三种可能的大奖分布情况。我们可以看到,如果换了门,我们有两种可能中奖,是不换门中奖概率的两倍!这就是直觉带给我们的误区。
接下来,我们回到文章开头的那个场景:假如一个人去医院做健康检查,意外检查出自己身患某种重大疾病,普通人的第一直觉反应就是,现在医学这么发达,既然医院已经检查出了重病,那我得病基本就是铁板钉钉,再次复检的意义何在呢?不错,医学检测的手段已经达到了史无前例的精度。当一个确实身患重病的人,在医院被仪器确诊的概率是99.9%;同时对于健康的人而言,诊断为健康的准确率也是99.9%。
这似乎给了我们极高的自信,我们究竟有没有得病,医院的检测可以一锤定音。
但是,在以下这个例子中,我们得出了令人匪夷所思的结论,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来看看:假设人群总共有1亿人,某重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万分之六,也就是说这里面只有6万人是真的患者,而且由于我们的检测只有99.9%的确诊率,那么其实这6万人里只有59940人会被检测出患病,剩下的60人是没有患病的。
而且,就算是这1亿人里被检测为健康的99940000人里也有千分之一的可能会被误诊,这样,我们在剩下的99940000人中会检测出99940人患病。本来只有60000人是真实的患者,现在我们的检测手段却导致了159940个人被检测出患病。于是,我们就看到了这样一幕:在一亿人中,被机器认为是患者的人们站在一起,其中有近三分之二却是健康的!
这就是为什么当一个人被医院诊断为重病时,医院会建议病人再次复诊的原因。第一个例子是诞生于美国一档电视节目的“蒙提霍尔悖论”,第二个例子是鼎鼎大名的贝叶斯定理,它们都是概率论与人的直觉反差较大的经典例子。跨越直觉这一步,是人类能够超越现实、进入世界本质的重要里程碑,这一切,都要归功于理性的伟大胜利。所以,当你下一次再用直觉判断事实的时候,一定要停下来想想:跟着感觉走,会不会掉坑里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