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演员在演戏的时候,他究竟在说真话还是假话?很多时候,我们都会通过表情来传达。然而,人是可以“控制”情绪的,可能他不喜欢你,却还是能对你言笑晏晏。这是社交伪装。我们能有办法进行辨别吗?心理学有个词,叫做“微表情”。它是社交伪装没有掩饰住而流露的真实感情。那么,我们平常在电视剧里或者网上搜索的关于微表情的规则,是正确的吗?它又在刑事案件中如何发挥作用?
讲到微表情一定绕不开《lie to me》,2009年,大多数人看到它之后,才爆发式地感觉到微表情的厉害——可以在一个人不说话、说假话或者是非常复杂的表达中,凭借一个毫不起眼的细节看破它的真实想法。如果给这个剧的专业知识部分打分,我觉得100分满分可以打80分。如果你想深入学习,可以关注我的新浪微博,上面深度解剖了《lie to me》里面的专业知识。
除此之外,我们可以在互联网上搜索出一些关于”微表情“的标准。第二条是跟我交流的人最多谈及的。”当一个人回答问题的时候,如果他的眼睛向左转,说明他在回忆说的是真话。当他的眼睛向右转,说明他的大脑在进行编造,所以他在说假话。“这个标准对不对呢?百分之百是错的,这个标准没有任何可以成功立足的逻辑依据以及事实依据。
在2012年《Lie to me》下档之后,我们在互联网上进行了中英文关键词的搜索,一共搜了187条这样的一句话标准,全都是没有应用效度的。你偶尔可能蒙对一个样本是符合那个标准的,但是极大概率是不能够用来证的。那么这就是我今天的第一个部分,简称叫做打假。
推导逻辑很重要。为什么会有微表情?其实它是大脑接受了外部的刺激,做了认知处理之后产生的主观判断。比如我现在感觉很冷,或者是我觉得这个人非常可恶。但是社交环境决定你不可以充分的把你的状态表达出来。所以才有微表情。
微表情破案。当果壳的主办方跟我说,姜老师你要不要讲讲你们平常怎么利用微表情破案。你知道我心里面的真实感受是什么吗?是轻蔑。我的真实想法是:直接就讲破案吗?观众能听得懂吗?但是我给他们回的微信是好的,就这样。
目前在中国利用微表情进行实际应用的,只有两家。一家是我所在的政法大学团队,一家是公安大学的侦察系的实验室,他们有一个非常好的实验室。那么为什么只能够在刑侦里面才能够找到素材呢?这其实是我的观点——我认为只能在刑侦里找到素材,因为在实验室里你会遇到两个突破不了的瓶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