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是我国统一的法定货币。从1948年中国人民银行成立至今,我国已经先后发行了5套人民币。人民币作为国家“名片”,在半个多世纪的漫长发行、流通历程中,有许多有趣的轶事。第一套人民币是在1948年由晋察冀边区银行印刷总局改组而成的华北银行第一印刷局负责设计并发行的统一货币。由于当时解放区的环境和全国解放初期条件的限制,第一套人民币设计思想不够统一,主题也不够明确。
所以,这套人民币种类最多,从1948年12月到1953年12月,人民币发行券别有1元券、5元券、10元券、20元券、50元券、100元券、200元券、500元券、1000元券、5000元券、10000元券、50000元券,计12种,版别共62种。就版别数量而言居各套人民币之首,单枚面额从1元到5万元,其数额跨度也实属罕见。到第一套人民币发行后期,1元券几乎退出流通领域。
历代文人墨客和名人为我们留下了许多碑帖,但是在人民币上题写“中国人民银行”六个大字的只有2个人。第一套人民币上“中国人民银行”六个气势磅礴、苍劲有力的字系当时的华北人民政府主席并主持中共中央财政经济工作的董必武题写。
1955年3月1日发行的第二套人民币上的“中国人民银行”六个字,是当时的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南汉宸行长请总行研究员马文蔚重写的,为魏碑中“张黑女”的碑体,结构严谨,端庄大方,为后几套人民币券面沿用至今,同时也成为全国人民银行行名通用的标准字体。
1948年12月1日发行的第一套人民币有62个版别,虽然居各套人民币版别数量之首,但是只有1951年10月1日发行的500元、1000元、5000元、10000元,1951年5月17日发行的5000元、10000元上分别印有蒙古族和维吾尔族文字,并且是单一民族文字,其他56个版别上并没有少数民族文字。
只有1953年3月1日陆续发行的第二套人民币,在周恩来总理的亲切关怀下,不但设计和印制质量有了大幅度提高,而且在每种主币券面上第一次同时出现汉、藏、蒙、维吾尔族4种文字,并延续至今。
前3套人民币主币券面的正面图景多采用工厂、工人和农民、万寿山、北海桥、飞机、轮船、汽车、火车、拖拉机、天安门、宝塔山、井冈山、工农像、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长江大桥、纺织生产、女拖拉机手、车间工人、炼钢工人等,从1987年4月27日陆续发行的第四套人民币为了突出全国人民意气风发建设四个现代化这一主题,先后在1角券正面采用了高山族、满族人物头像,在2角券正面上采用布依族和朝鲜族人物头像,在5角券正面采用了苗族和壮族人物头像,在1元券正面采用了瑶族和侗族人物头像,在2元券正面采用维吾尔族和彝族人物头像,在5元券正面采用了藏族和回族人物头像,在10元券正面采用了汉族和蒙古族人物头像。
在整套人民币上先后出现14种民族人物头像,在人民币券面设计上尚属首次。正值第三套人民币流通期间,1984年9月28日,由当时的代行长吕培俭发布中国人民银行通告,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5周年,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第一次限量发行3种图案,面值均为一元的建国35周年金属纪念币。
这套纪念币从1984年10月1日在全国陆续发行,3种纪念币与市场上流通的同面额的纸币、硬币价值相等,可同时在市场上流通。从此开了纪念币与各种同面额纸币、硬币同时流通的先河。以后我国又相继发行了西藏、新疆、广西、内蒙古、宁夏自治区成立周年的纪念币、珍稀动物、第六届全国运动会、第四届世界妇女代表大会、部分国家领导人诞辰、香港、澳门回归等重大题材的普通纪念币。
虽然面额从1角、1元、5元到10元不等,但均可与当时流通的纸币、硬币同时使用。由于这些纪念币发行量极小,又受到广大钱币收藏者的喜爱,多沉淀在个人手中,真正在市场上流通的极少。由于第一套人民币种类繁多,加之年代久远,所以,令今天的收藏者感到非常困难。
收藏界的权威人士认为,第一套人民币很难集全,全套共有62个版别,集到20种称为初等水平,21~42种为中等水平,43~54种为上等水平,55种以上则是凤毛麟角。
其中被行家称为“十二珍品”的纸币尤为上品,“十二珍品”具体而言,是指:10000元驼队图;10000元牧马图;5000元牧羊图、1000元牧马图;500元瞻德城(以上6种背有维文或蒙文);50000元新华门;50000元收割机;5000元渭河桥;100元帆船;20元打场图;5元水牛图。
1951年5月17日发行的第一套人民币中,5000元券正面为骆驼图案,10000元券正面为牧马图案,其背面花符上均印有蒙文“中国人民银行”行名字样,这是人民币上首次使用少数民族文字。1951年10月1日发行500元券正面为瞻德城图案,1000元券正面为牧马图案,5000元券为牧羊图案,10000元券正面为骆驼图案,四种券均在背面花符上印有维吾尔文“中国人民银行”行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