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农业部召集相关负责人和权威科学家,首次主动就转基因相关情况召开新闻发布会,就转基因的焦点问题做出回应,并给出官方的“转基因产业路线图”。
“首次”与“主动”,是农业部在昨天召开的转基因新闻发布会的两个关键词,这预示着中国对转基因的态度日渐明了。过去20年间,伴随转基因作物的商业化进程,全球对该技术的应用急剧增加,《环球科学》也始终在持续关注并报道全球以及中国转基因技术的方方面面,希望借助媒体平台,传递事实,破解谣言。我们也期望,昨天成为中国转基因舆论中的一个历史性节点。
以下综述了农业部发言人对转基因一些焦点问题的回应,以及历往《环球科学》关于转基因的深度报道。
1. 色彩鲜艳的圣女果等蔬菜水果是转基因产品吗?
到目前为止我国批准商业化种植和生产的转基因作物,只有转基因抗虫的棉花和转基因抗病毒的番木瓜这两种。
另外一类是我们经过安全评价审批,从国外进口的作为加工原料的转基因作物,包括转基因的大豆、转基因的玉米、转基因的油菜、转基因的棉花(我们进口转基因棉花基本上是纤维),还有转基因的甜菜,以及这几种作物在国外的直接加工产品。目前在我们国家市场上,流通的转基因的相关产品,就是我们批准种植的和批准进口的这几个作物,其他是没有的。
网上传播的像小麦、水稻、番茄、大蒜、洋葱、紫薯、土豆、彩椒、胡萝卜等,都不是转基因品种。任何一种农作物都有不一样的颜色和形状,例如红薯和紫薯,西红柿和圣女果,这些都是 在野生种的基础上经过人工培育而成的,与转基因无关。
网上流传一些根据农作物外观来鉴别是否转基因作物的方法没有科学依据。其实转基因的检测,从科学层面上只能通过基因检测,用肉眼是看不出来的。
2. 转基因农产品安全吗?会不会致癌或者导致不育?
我想明确地告诉大家,通过安全评价审批的转基因产品是安全的。从科学研究上讲,众多国际专业机构对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已有权威结论,就是通过批准上市的转基因产品都是安全的。从生产和消费实践看,转基因作物商业化20年以来,累计种植近300亿亩,至今未发现被证实的转基因食品安全事件。因此,经过科学家安全评价、政府严格审批的转基因产品是安全的。
我国的转基因安全评价体系是世界上最严格的。在国际上对转基因安全的评价基本上属于两种类型:一种是美国模式,他们是针对产品,研究出来的产品,不管是转基因技术还是其他什么技术,只这个产品进行评估。一种是欧盟模式,他们是对过程评估,只要是使用转基因技术,都对技术过程进行评估。而我们中国是既对产品又对过程进行评估,从全球来看是最严格的评估体系。
在我们国家随着转基因这一领域的应用,产生了非常多的我们认为是不科学的消息,有的也可能成为谣言。比如转基因玉米和大豆会导致癌症,转基因玉米导致广西大学生精子活力的下降,等等。这些都毫无事实依据,也已经被科学界一一否定。新闻界有必要澄清事实,告诉民众一个科学的结论,我们大家在转基因问题上也要科学地看待,要不信谣、不参谣。
3. 国外也吃转基因产品吗?
国外也吃转基因。
美国是世界第一大豆生产国、贸易国,大豆年种植面积5亿亩左右,产量1亿吨左右,大部分都是转基因。他们的出口量是6500万吨左右,但国内自用消费也有3500万吨左右。在美国,国内大豆消费结构中主要用于压榨豆油和作为食品添加剂的大豆蛋白,目前我国进口大豆主要用于两方面:一是饲料豆粕,二是食用豆油。2014年全球大豆种植面积16.5亿亩,其中转基因大豆13.6亿亩,约占82%。
中国进口总量占世界贸易量的70%,但只占世界生产量的30%。也就是说,大多数的转基因大豆还是在国外消费。全球最大的大豆出口国美国转基因大豆种植比例为95%,阿根廷、巴西几乎全部种植转基因大豆。
2012年,28个国家种植了 1.7 亿公顷的转基因作物,但大多数作物种植于5个国家:美国、巴西、阿根廷、加拿大和印度。全世界的转基因作物生产国(2012年数据)。其中深绿色代表五大转基因作物生产国(美国、巴西、阿根廷、加拿大和印度),浅绿色代表其他转基因作物生产国。
4. 我国关于转基因农产品的态度和政策如何?
中央对转基因工作要求是明确的,也是一贯的,即研究上要大胆,坚持自主创新;推广上要慎重,做到确保安全;管理上要严格,坚持依法监管。今年中央1号文件强调,要“加强农业转基因技术研发和监管,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慎重推广”。
“十三五”期间,我们将进一步聚焦战略重点。一是以核心技术为主的抢占科技制高点战略,就是要瞄准国际前沿和重大需求,克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育种价值”的新基因。
二是以经济作物和原料作物为主的产业化战略,加强棉花、玉米品种研发力度,推进新型转基因抗虫棉、抗虫玉米等重大产品的产业化进程。三是以口粮作物为主的技术储备战略,要保持抗虫水稻、抗旱小麦等粮食作物转基因品种的研发力度,保持转基因水稻新品种研发的国际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