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毅忆中国的科学脊梁:文革挨打后,关心什么?

作者: 饶毅

来源: 知识分子

发布日期: 2016-04-10

本文回忆了神经生理学家冯德培的生平及其在神经生理学领域的贡献,特别是在文革期间遭受的迫害和他对科学的坚定追求。

最近,哈佛教授在2016年一期Nature杂志上的论文引用了冯德培1940年在《中国生理学杂志》发表的突触可塑性文章,令人感叹冯德培先生的先驱性。1995年4月10日,著名神经生理学家冯德培去世。1995年,我写过第一篇科普文章介绍冯先生的工作。1996年,我在香港的《二十一世纪》杂志上发表了纪念冯德培先生的文章,是我第一篇与科学史相关的写作。

冯德培先生(1907-1995)在神经生理学有多个重要发现,其中对于神经传导的研究曾一度与英国科学家Bernard Katz(1911-2003)相当接近,但后者的工作更多、更深,Katz于1970年获诺奖。Katz曾说,如果冯德培的工作不被日本侵华所中断,也许他们会一道获奖。1980年代冯德培(前排左三)与Katz(前排左二)参加国际会议。

冯德培发现神经活动可以影响传导,也就是神经可塑性,是学习记忆的基础,他这一先驱发现为2000年美国诺奖得主Eric Kandel在教科书中所称道,也很可能是冯先生1986年入选美国科学院的原因。冯德培先生创立和长期领导的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理研究所,位于上海岳阳路320号。冯德培先生的女儿冯嘉真曾告诉我:文革期间,冯先生被关在暗室里挨打,他要对方“讲道理”。冯德培还被迫跪在320号大院的门口。

这些羞辱、迫害,他如何经受?他的朋友张昌绍领导上海第一医学院药理系。曾第一个从中药获得抗疟药物的张昌绍,文革初期服药自尽。冯德培先生通过冯嘉真的朋友、张昌绍的女儿张安中在第一时间得知,很难过,但表示自己一定坚强。张安中教授是我于1983年至1985年在上海时期的研究生导师。

她在那时告诉我:冯德培从牛棚一出来,不是回家,而直奔科学院上海分院的图书馆,赶紧看Nature等学术刊物,不要漏掉了国际科学前沿的进展。1993年冯德培所写。今年是文革五十周年,我们缅怀文革中去世的张昌绍等科学家、怀念文革中受过难的冯德培先生。中国的科学,依靠有良心的科学家、有脊梁的科学家。

UUID: 89eea00d-2892-4a95-a527-143ab92bb1aa

原始文件名: /home/andie/dev/tudou/annot/AI语料库-20240917-V2/AI语料库/知识分子公众号-pdf2txt/2015-2016年/2016-04-10_饶毅忆中国的科学脊梁:文革挨打后,关心什么?.txt

是否为广告: 否

处理费用: 0.0028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