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不知道列纳德·蒙洛迪诺(Leonard Mlodinow)这个人,但你肯定知道霍金的《时间简史(普及版)》(A Briefer History of Time),或许还知道霍金的《大设计》(The Grand Design)——这两本书都是霍金与蒙洛迪诺合写的。
他曾是一名真正的理论物理学家,后来怀揣梦想带着6000美元去了好莱坞打拼,成为《星际迷航:下一代》等剧的编剧,接着进军游戏界和图书出版界,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不过,他一直没有放弃理论物理学研究,以“业余物理学家”的身份,至今仍有论文发表。
他最近的一篇论文于2014年发表在美国物理学会的《物理评论E》(Physics Review E)期刊上,题为《心理学与热力学的时间箭头之间的联系》(Relation between the psychological and thermodynamic arrows of time)。
蒙洛迪诺是犹太人,1954年生于美国芝加哥。他的父母都是纳粹犹太人大屠杀的幸存者,父亲曾是波兰犹太人地下组织的领袖,后来被送往纳粹德国三大集中营之一的布痕瓦尔德集中营。他在那里一直坚持到1945年被解救出来,彼时他已经瘦得皮包骨,体重只剩七十多斤。1948年,去了美国后,他在纽约布鲁克林遇见了列纳德的母亲。
1972年,列纳德·蒙洛迪诺进入布兰戴斯大学,但1973年赎罪日战争(埃及,叙利亚和巴勒斯坦游击队反击以色列的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他去以色列的合作农场工作了一年,并于下一个学年返回大学继续学习,获得了数学和物理学的双修学位。
其实他只差一门课就能获得第三个学位(化学)了——化学原本是他儿时的最爱,但在以色列的那一年里,他“叛变”了化学,转向了物理,这是因为以色列的农场里仅有的几本英文书都是美国著名物理学家理查德·费曼(Richard Feynman)的著作,他在反复阅读中被物理学的魅力深深感染(后来蒙洛迪诺去了加州理工学院,与偶像费曼成为了同事)。
1981年,他在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获得了理论物理的博士学位,导师是物理学家艾温德·维克曼(Eyvind Wichmann),研究公理化量子场论。蒙洛迪诺研究的课题则更加贴近实际一些(至少对于理论物理学家来说),他与Nikos Papanicolaou共同发展出了一套新的近似方法,用以解决无穷维的问题,并对三维的情况做了修正。
这一时期,他在《物理年鉴》(Annals of Physics)、《物理评论A》(Physical Review A)和《数学物理学杂志》(Journal of Mathematical Physics)等期刊上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
然而,1985年,蒙洛迪诺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放弃学术职业生涯,去追逐自己的好莱坞梦想。后来他在采访中提到,他对编剧一直抱有兴趣,早年在研究之余也在撰写剧本。
他只身去了洛杉矶,没有工作,没有收入,只带着6000美元和他自己写的一份剧本。6个月后,他的银行卡里只剩110美元,而他也终于卖出了自己的第一份剧本,随即大红大紫,受到众多剧组的邀约,写了《猎人》(Hunter)、《麦吉弗》(MacGyver)、《星际迷航:下一代》、《夜间法庭》(Night Court)等电视剧。
但他并没有就此完全放弃物理学研究——作为业余爱好,他与希勒里继续合作,有4篇学术论文发表在《物理评论A》。
在学者出版公司的这段时间,他写了自己的第一本大众科学图书:《欧几里得的窗口:从平行线到超空间》,这本书取得了极大的成功,目前已被译成16种语言出版。
此后,他根据自己早年在加州理工学院与当时已经身患重病的费曼在同层楼办公,共同交谈的经历,写成了《费曼的彩虹:物理大师的最后24堂课》一书,同样广受好评。2005年,在外面兜了一大圈的他回到原点,回到加州理工学院任教,同时继续写书。他的书融合了专业性和通俗性,同时还介绍了精彩的科学史和科学家故事,绝大部分都被译介到大陆出版。
迄今为止,他的所有大众科学著作如下:《欧几里得之窗:从平行线到超空间的几何学故事》、《费曼的彩虹:物理大师的最后24堂课》、《时间简史(普及版)》、《醉汉的脚步:随机性如何主宰我们的生活》、《大设计》、《世界之战:科学与灵性如何决定未来》、《潜意识:控制你行为的秘密》、《直立行走的思想家:人类如何走出丛林并开始了解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