偕老同穴是一种美丽的海绵动物,分布于日本、菲律宾附近海域,西太平洋地区及印度洋一带。体长通常为30~60厘米,有的可达1米多。偕老同穴的外形为灯笼形的篮状结构,由晶莹透亮、闪闪发光的玻璃丝样的骨针纵、环交叉编织而成。
偕老同穴的“篮子”里常居住有一种小虾,它们从幼时就一雌一雄相伴进入偕老同穴中空的中央腔内“幽会”,把那里当成安全舒适的安乐窝。但是,随着它们身体逐渐长大,就无法从海绵体内钻出来了,于是便成双结对地被永久地禁锢在偕老同穴的腔中,从而“白头到老”了。因此,这种小虾很自然地被类比于人世间的一对伉俪,于是就得到了“俪虾”的美名。
基于这个动人的结局,在日本民间习俗中,人们常将偕老同穴视为吉祥之物,特别是爱情忠贞的象征。在西方的传说中,偕老同穴则被视为爱与美的女神——维纳斯的花篮,因此有“维纳斯花篮”的昵称。
事实上,如同偕老同穴一样,许多海绵动物的腔隙都是一些小动物喜欢栖息的场所,包括小虾、小蟹、蠕虫、海星、海蛇尾等,连乌贼都喜欢把卵产在一种石质海绵的孔里。有人还曾发现,在一个龟头海绵体内竟藏着16000只鼓虾!
不过,大多数小动物只是把海绵作为避难所,它们遇有危险时就立即逃到海绵体内。还有些小鱼则喜欢以海绵的身体为基地,守株待兔,伺机出击,捕食猎物。这些海绵的身体和进水孔通常都比较大,能够允许小动物们自由出入。而俪虾与其他在海绵中栖息的小动物最大的不同,就是一对雌雄自幼体阶段进入偕老同穴的中央腔内以后,便与偕老同穴“合为一体”,从此永不分离。
一对俪虾居住在偕老同穴别致的中央腔中,非常的安全。那格子状小窗,个个打开,纳入微微的水流,携带入大量的食物,俪虾不费吹灰之力,便可仰口而食,永无饥寒之忧。因此,这个“共同体”还是对俪虾大有好处的,而偕老同穴本身却得不到任何利益(当然也无害处),这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叫做“共栖”。
共栖是指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对一方有利,对另一方也无害,或者对双方都有利,两者分开以后又都能够独立生活。共栖现象很多。例如,海葵常常固着在寄居蟹的外壳上,海葵靠刺细胞防御敌害,能对寄居蟹间接地起到保护作用。而寄居蟹到处爬动,可以使海葵得到更多的食物。但是它们分开以后仍能独立生活;鲫鱼吸在鲨鱼身上,随鲨鱼游动,以鲨鱼吃剩的食物为食;海洋中的一种小珠鱼常与海参或牡蛎共栖,小珠鱼分享它们的猎获物等等。
虽然属于最低等的多细胞动物,但海绵动物却与相当多的动物保持着各种各样的联系。例如,海绵动物能附着在一些动物体上,特别是贝类、蟹类的壳上,形成一种互利关系。贝类、蟹类能带着海绵动物到处活动,扩大了海绵动物的捕食范围;而海绵动物也对它的附主尽保护的义务,因为海绵动物的身体粗糙且有骨刺,既不好吃,也不好消化,没有什么动物愿意以海绵为食。海绵动物本身还有一种怪味,捕食动物遇到它都避而远之。
万一遇到捕食动物来攻击,海绵动物的出水孔会收缩变小以保护自己,还会释放有毒物质赶跑攻击者,因此许多动物也愿意到海绵动物那里寻求保护。此外,有的海绵能紧贴造礁珊瑚的下侧,防止钻孔动物侵入珊瑚,对珊瑚有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