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蒡(Arctium lappa),菊科,牛蒡属二年生草本植物,广泛分布于欧亚大陆,高可达2米,地上部分特征明显很好认,茎通常带紫红色,头状花序具有一个球状的总苞,苞片披针状或线状钻形,顶端有软骨质钩刺。所有苞片都向外支楞着,看起来像一个大刺球,其种加词lappa意思即为“毛刺”。牛蒡的花是紫红色,看上去颇像是蓟属或飞廉属的植物,但牛蒡的叶子要巨大得多,而且边缘没有蓟属或飞廉属常见的针刺。
此名称来源于牛蒡的日语名称ごぼう(gobou),这个发音其实是来自中国,中国古代(隋唐之前)吴越地区所说方言发音为古吴音,古吴音里的“牛”读音类似“gou”。大约南北朝时期,日本跟南朝来往较密,古吴音大量传入日本,因此“牛蒡”传过去也就变成了gobou。经过改良后,成为广泛种植的蔬菜。
到了日本占领东北期间,经常见人们挖掘桔梗的肉质根来吃,因牛蒡也有相同的肉质根,尤其是做成菜以后,外形差不多,故而混淆,因此桔梗这种美丽的小蓝花也就成了东北人口中的狗宝(gobou)。
《本草纲目》称牛蒡为“恶实”,因为“其实状恶而多刺钩。”也有称为“鼠粘子”。因为“实壳多刺,鼠过之则缀惹不可脱。”可见其苞片钩刺的厉害,这显然是为了自身传播种子方便。不过确实有人观察到取食牛蒡种子的鸟类被苞片钩住羽毛不得脱身,导致缓慢死亡。
据说,上世纪40年代,瑞士发明家George de Mestral在散步后发现自己的狗身上粘了牛蒡(一说苍耳),通过研究牛蒡苞片的钩刺,他发明了维可牢魔术贴。而在德语里,牛蒡是Klette,魔术贴是Klettverschluss(牛蒡扣件)。
牛蒡在中国历来多是药用,不过在古籍记载中也不乏食用方面。《本草》中记载:“牛蒡古人种子,以肥壤栽之。剪苗淘为蔬,取根煮曝为脯,云甚益人,今人宜罕食之。
”说明明朝之前,中国人还是会把它当蔬菜吃的,而且叶子、幼茎和根都有食用。可能后来蔬菜品种增多,牛蒡就不那么受欢迎了。毕竟牛蒡的根含纤维很多,而且有股土骚气。《救荒本草》也有记载食用:“采苗叶炸熟,水浸去邪味,淘净。汪盐调食及掘出取根,水浸洗净,煮熟食之。久服甚益人,轻身耐老”。
在日本料理里,牛蒡几乎跟一切食材都很配,跟鱼和肉一起煮时,可以去除腥味,而其本身的土腥味可以通过泡清水或稀释的日本醋来去除,还能防止切开的牛蒡因氧化而发黑。不过现在很多料理流行一种新式牛蒡处理方法,即不用泡水或泡醋;切成大块而不是切细丝;切好后马上烹调。
总之就是尽一切办法来保留土腥味,根据健康类杂志《日経ヘルス》的调查,很多日本人(据他们自己做的小取样实验,是100%)喜欢牛蒡的土腥味,去除腥味的牛蒡吃起来有很生硬、味道脱落的感觉。而且,不泡水还能最大限度保持牛蒡的营养,牛蒡是用酱油调味的,切成大块的话,酱油附着面积减少,就可以减少盐分的摄入(这点不解)。对于一些腥味特别重的品种,最多泡水5-10秒就可以了。
太平洋战争时期的战俘营发生过一件让日本人很费解的事,新潟县直江津市(今上越市)的东京俘虏收容所第4分所里,看守们不知是出于食物紧缺的原因,还是真的想给俘虏们改善一下伙食,总之是把牛蒡拿来给同盟国的俘虏当食物吃,结果俘虏们并不领情,认为看守逼迫他们吃树根,在战后审判中成为虐待俘虏的一条罪状。东西方饮食文化差异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