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一直被人们视为不论出身、不论党派,人人平等的交流平台。但是乔治亚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网上的讨论组也分等级,这和别的大型社会群体一致。乔治亚大学格雷迪学院的新闻与大众传媒助理教授伊泰·希梅尔博说:“大约2%的人发的帖吸引了小组里50%的回复。由此可见,即便我们的信息再多,也只有一小部分能真正吸引别人注意。”希梅尔博的这一研究成果登载于《传播研究》杂志。
这项研究在六年时间里调查了35个著名论坛上的新闻讨论小组对政治和哲学网络新闻的讨论,有20万以上成员参与讨论。
希梅尔博及研究组成员发现,小组中人气高的帖和人气低一些的帖内容上存在差别。人气高的帖子,只有12%是发帖人原创的;其他都是转帖。转帖的内容有60%来自传统媒体,例如《纽约时报》、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络,以及其它国家或地方的新闻媒体。剩下的40%里面,有8%来自博客和个人主页,15%来自网络新闻,6%的帖子则采用政府和非营利性机构的内容。
“这个调查结果对传统新闻媒体来说振奋人心,” 希梅尔博说: “我们仍然需要有人出去收集信息,然后传递给我们,而这正是传统新闻工作者做的事情。”但是,对于那些幻想网络面前人人平等、大众声音有你有我的人来说,这个结果无疑让他们的梦想破灭。希梅尔博认为论坛成员出现等级差异很自然——即使在小学,学生也都乐意结交最受欢迎的孩子。
令希梅尔博感到惊讶的是,讨论组人数越多,网络互动就越不平等。人们优先选择与粉丝多,人气高的用户建立联系。这就表明,一个人人气越高,就越容易获得新粉丝。希梅尔博认为,每个人同别人交流的时间有限,因此,那些人气高的用户将逐渐成为社区的枢纽,而人气低的用户只能眼巴巴地守着自己的 “0关注” 。
在一个相关研究中,希梅尔博和同事发现:高质量的内容确实能吸引更多人回帖,然而单靠内容还不够。这就是说,帖子质量再高,如果回复人数少,其他用户看到以后也就不大会跟帖,恶性循环下去,帖子就沉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