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血封喉,又名箭毒木,为桑科见血封喉属植物,是世界上木本植物中最毒的一种树。这一属共有4种,生长在亚洲和非洲的热带地区,都含有剧毒的乳汁。我国只有见血封喉一种,见于云南西双版纳、广西南部、广东西部和海南省等地,傣语叫“戈贡”。见血封喉为高大的常绿乔木,树高可达30多米。它的茎杆基部具有从树干各侧向四周生长的高大板根。春夏之际开花,秋季结出一个个小梨子一样的红色果实,成熟时变为紫黑色。
果实味道极苦,含毒素,不能食用。箭毒木是稀有树种,为我国热带雨林的主要树种之一,在东南亚和印度也有分布。随着森林不断遭到破坏,植株数量也逐年减少。在我国,见血封喉现已被列为三级珍贵保护植物。在两个世纪前,爪哇有个酋长用涂有一种树的乳汁的针,刺扎“犯人”的胸部做实验, 一会儿功夫,接受实验的人即窒息而死, 从此这种树闻名全世界。我国给这种树取名叫“见血封喉”,用来形容它毒性猛烈。
它体含白色乳汁,汁液有剧毒,能使人心脏停跳眼睛失明。其毒性远远超过巴豆和苦杏仁等剧毒之物,因此,被人们认为是世界上最毒的树木。箭毒木的乳汁中含有弩箭子甙、见血封喉甙、铃兰毒甙、铃兰毒醇甙、伊夫草甙、马来欧甙等多种有毒物质。当这些毒汁由伤口进入人体时,就会引起肌肉松弛、血液凝固、心脏跳动减缓,最后导致人们因心跳停止而死亡。人们如果不小心吃了它,心脏也会麻痹,乃致停止跳动。
如果乳汁溅至眼里,眼睛马上也会失明。人和动物若被涂有毒汁的利器刺伤即死。相传在西双版纳,最早发现箭毒木的汁液含有剧毒的是一位傣族猎人。这位猎人在一次狩猎时被狗熊紧逼而被迫爬上一棵大树,而狗熊也跟着爬上树来。猎人折断一枝杈刺向狗熊的嘴里。奇迹发生了,狗熊立即倒毙。从那以后,西双版纳的傣族猎人在狩猎前,常把箭毒木的汁液涂在箭头上,制成毒箭来对抗猛兽的侵害,凡被猎人射中的野兽,只能走上三五步就会倒毙。
每逢人们提到箭毒木时,往往是“谈树色变”,称其为“死亡之树”。箭毒木的杆、枝、叶子等都含有剧毒的白浆。用这种毒浆特别是以几种毒药掺合涂在箭头上,箭头一旦射中野兽,野兽很快就会因鲜血凝固而倒毙。故而当地民谚云:“七上八下九不活。”意为被毒箭射中的野兽,在逃窜时若是走上坡路,最多只能跑上七步,走下坡路最多只能跑八步,跑第九步时就要毙命。
用毒箭射死的野兽,不管是老虎、豹子,还是其他野兽,它们的肉却是不能吃的,否则,人也会中毒而死。因此,西双版纳的各少数民族平时狩猎一般是不用毒箭的。见血封喉毒液的成分是见血封喉甙,具有强心、加速心律、增加心血输出量作用,在医药学上有研究价值和开发价值。见血封喉虽有剧毒,它的树皮纤维却柔软而富弹性,是做褥垫的上等材料。
西双版纳的各族群众把它伐倒,浸入水中,除去毒液后,剥下它的树皮,捶松,晒干,用来做床上的褥垫,舒适又耐用,睡上几十年也还具有很好的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