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若为自由故,快乐也可抛?
经验说:快乐在哪等,我就往哪奔。我还不知道自己喜欢啥吗?
实验说:快乐的海市蜃楼出没,请注意。你真的常常不知道什么才能带给自己快乐。
自由是个好东西,为了它,人们前赴后继、你追我赶地抛弃掉生命和爱情,可我们为什么要自由?因为它让我们更快乐吗?
如果你这么想,那可要三思而后行了,不然不光赔了生命和爱情,又折上了幸福和快乐,那可就追悔莫及了。
别以为你是个例外,不信你来选择一下。假如你参加了果壳网的围海造填活动,还中了大奖。假设奖品有两个且价值相当:iPad和机器人。前者是你一直计划要买的,后者看起来更拉风。现在——不是让你立刻就做出决定,挑一个礼物,而是——在挑选礼物之前,你希望看到怎样的规定?
是“五天之内可随意更换”?还是,一锤定音“不得更换”?
在类似的场景中66%的人都希望可以得到更换的机会,以免自己改主意。这就是说,大多数人会选择这种看上去自由,但实际上不快乐的方式。
没错。“可改变”确实比“不可改变”更不快乐。选谁?
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Dan Gilbert和同事们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和一门摄影选修课的老师串通好,在期末给同学们留一个作业:在学校里拍摄他们最喜欢的景物和人物。从这些里面挑出6张最满意的上交。
课堂上,又把每个人的六张小样发回去了,再让大家从这六张中精选出两张最喜欢的练习冲洗技术。经过一轮轮筛选,每个学生都挑出了自己最满意的两张。六个小时的冲洗课结束后,大家长嘘一口气,终于大功告成,得到了两张最满意的照片。可惜的是,这时他们却被告知,只能从两张中选一张带走,另一张留下来当作业上交。这太残忍了,辛辛苦苦又是挑又是洗的。该交那一张呢?
Gilbert设计了个小花招。他随机将学生分成了两组,告诉一组学生:四天之内随时都可以更换。如果改主意了,只要一个电话,上门更换,方便快捷。第四天就要交到“上面”去了。告诉另一组学生,慎重选择,没有后悔药了,因为当天晚上就要送到英国去了。
过了一段时间,Gilbert派人去上门探望这些学生,问问他们对照片还满意吗。
不能更换的同学都特别高兴,毫不犹豫地说:满意满意!这张就是最好的,不管挑多少轮,我都最喜欢这张了。现在越看越喜欢。其他的送走就送走吧,这张留下就行。
能更换的同学长叹一口气,问到:你说我当时是不是应该换一张?如果我当时换了一张该多好?他们那四天没干别的,没事儿净掰着花瓣琢磨:换?还是不换?换?还是不换?……换!算了吧……不换?不行……结果,不知不觉就四天过去了,也没拿定主意。现在直后悔。
更大的选择空间反而让人犹豫不决,不能死心塌地地喜欢上一个东西。可是谁又能意识到这一点呢?新学期又到了,又新来了一茬无知的大学生。Gilbert这回在摄影课的开学之初就先调查了一下同学们的意向:期末作品是两张照片,一张带走,一张留下。有两种方案。你愿意选择哪种?
66%的同学都选择了可以反悔但并不快乐的方案。那么,如果他们知道这样的选择会让他们不快乐,他们还会这么做吗?
商场里的衣服随便挑,但最喜欢的还是刚刚买回家试穿的那一刻。没有固定对象的时候,觉得别人这也不如A,那也不如B,要是约会放个屁,从此关系就没戏。但如果一旦结了婚,失去了选择的自由,放屁打呼吧唧嘴就全不成问题了,“ta人挺好的”……这样的故事,我们见得还少吗?
现在,你要自由,还是快乐?
一个AI
不要拿这篇文章自我安慰。虽然你不自由,但是你也不快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