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骨精:从《西游记》到日本妖怪的传奇

作者: 砺以 张彤彤

来源: 博物

发布日期: 2016-02-23

本文探讨了白骨精在《西游记》中的地位及其在中日文化中的演变,分析了白骨精形象的文化意义和人们对白骨的恐惧心理。

在没完没了的西游题材里,《三打白骨精》不算优秀,但也证明了这个故事的高知名度。可是西游路上那么多厉害妖怪,一没后台二没法宝的战五渣白骨精,为啥名气那么大呢?

如果评选《西游记》里知名度最高的妖怪,白骨精肯定能排进三甲。它本是深山中一具化为白骨的女尸,只是机缘巧合修炼成精,会变成各种人形。然而在想吃唐僧肉的各路妖精里,白骨精的战力实在太弱,一没后台,二没法宝,被孙悟空暴打三次,命丧金箍棒下。它对剧情的最大作用,就是让唐僧与悟空经历了最严重的一次情感危机,而这也成了全书最经典的情节之一。

其实,在吴承恩写《西游记》之前一百多年,明初文人瞿佑的短篇小说集《剪灯新话》里,也有一个十分精彩的“白骨精”故事:《牡丹灯记》。故事里,读书人乔生在上元灯夜(就是元宵节),遇到一位提着牡丹灯笼的美女,神魂颠倒,尾随而去,竟得到美女芳心,从此夜夜私会。邻家老王心生疑惑,在墙上凿洞偷看,却发现与乔生谈情说爱的,哪里是什么美女,根本就是一具骷髅!

乔生得知美女的真相后,害怕不已,就想跟她断绝来往,却被骷髅强行拖进棺材,一命呜呼。

《牡丹灯记》流传到邻国日本,便有小说家移花接木,把它改成了一篇日本社会背景下的妖怪物语。又有民间艺人,将之大量改编成歌舞伎表演、落语(单口相声)等等,结果这故事风靡日本,并在民间传说中催生了一个新的妖怪“骨女”。骨女的设定没脱离中国风,还是骷髅变美女,只是加了个限制条件:它的前身是被抛弃、含恨而死的女子,所以专门引诱那些负心薄幸的渣男,倒不会随便伤害无辜。

在日本民间怪谈里,还有一个纯原创的白骨精,名为“狂骨”。据说若在月黑风高夜经过荒凉的古井,里面就会传出嘎嘎嘎的可怕声响。接着,破布裹身、白骨嶙峋的狂骨便会出现,对你说:“喝水吧!”接着它便摇动浑身骨骼跳起舞来,看到舞蹈的人就会发狂,投井自杀。

人们津津乐道这些白骨怪谈,是因为不论古今中外,大家都有共同的本能——怕死,而没了皮肉的森森白骨正意味着死亡,让人害怕。白骨成精的故事,都暗含着一层隐喻:人生中一切浮华绚丽、迷惑心智之物,终究要归于虚幻无常。在佛教中,甚至有一种修炼方法称为“白骨观”,要求修炼者摒除一切外在影响,将自己与他人都看做一具干净的骸骨。

UUID: 6e977e43-ab5f-4e3c-93cb-fb229162fe25

原始文件名: /home/andie/dev/tudou/annot/AI语料库-20240917-V2/AI语料库/博物公众号-pdf2txt/2016年/2016-02-23_再美好的红颜,终将化作白骨骷髅.txt

是否为广告: 否

处理费用: 0.0038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