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吃汤圆or吃元宵?这根本不是正月十五的重点好吗!每逢元宵节,总可以听到看到类似这样的问题,仿佛每到这个时候自己就不再是智人,而变成了狼人。不过话说回来,和本以乞巧、祈子为主要节俗却背负“中国情人节”之名的七夕相比,元宵节倒还真是适合男女游玩、勾搭、点火,哦不,是点灯的大好节日。
其实早在元宵节起源的数百年前,古人就觉得在正月的第一个月圆之日得做些特别的事情。
比如在汉代,这特别的事情就是做续命药丸——《玉烛宝典》卷一引东汉学者崔寔所著《四民月令》记载了当时的人过正月十五的风俗:“正月……上除若十五日,合诸膏、小草续命丸、注药及马舌下散。”这里的“除”,是十二地支的祖先“十二辰”中的一个,大致相当于后来十二支中的卯。在地支纪日法中,十二种地支要按顺序轮流出现,所谓“上除”,是第一个除日,因此必然是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二这12天中的某一天。
“若”是到的意思,所以这些活动发生的时间是从正月的第一个除日到正月十五日。活动的内容嘛,就是制作续命丸等药物。
但不管这些奇奇怪怪的草药是什么,续命是没可能的。这些古老风俗自己的命,也没能存续到后世。到晋代,正月十五这一天的风俗改组团登高了。南北朝时期南朝萧梁的宗懔所著《荆楚岁时记》的注引用晋人陆翙的《邺中记》记载:“正月十五有登高之会”。这条风俗流传得稍微久了一点,勉强存在到隋唐时期。
再后来,元宵灯会兴起,这些旧俗也就随之瓦解了。元宵灯会在从前有多火?用现在的话说大概是火到大V去不成就遗憾到要发微博出气。有一年,唐代大诗人李商隐没能参加长安城中的元宵灯会,郁闷地写下了一首题为《正月十五夜闻京有灯,恨不得观》的诗:月色灯光满帝都,香车宝辇隘通衢。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
诗中将“赛紫姑”作为了没有灯会的小地方元宵节俗的代表。此处的“赛”就是祭神的意思。这种被李商隐嫌弃的赛紫姑风俗大概产生于南北朝时期。《荆楚岁时记》的注引用南北朝时期南朝刘宋人东阳无疑所著《齐谐记》曰:“正月半……州里风俗,是日祀门户。”这的“祀门户”就是祭祀紫姑了。
紫姑的故事在后世不断流传,也被附会了许多新的元素。比如北宋大文豪苏轼就曾在《子姑神记》中假借紫姑的扶乩之辞,以紫姑自己的口吻讲了这样的一个故事:“妾,寿阳人也,姓何氏,名媚,字丽卿。自幼知读书属文,为伶人妇。唐垂拱中,寿阳刺史害妾夫,纳妾为侍妾,而其妻妒悍甚,见杀于厕。”
这正月十五到厕所边迎神的风俗,到了隋代或稍前变了风格——那时的正月十五,突然形成了灯会、狂欢、约约约的节俗。对于元宵灯会产生的原因,学术界至今尚未有定论。传统上有过两种非常有影响力的观点,一种认为元宵灯会来自古代的太一祭祀。
另一种说法认为元宵灯会来自佛教。唐朝的唐道世所编《法苑珠林》卷五十五《破邪篇第六十二》引用《汉法本内传》讲了个故事,说东汉明帝永平十四年时,道士们以佛教不是本土文化为理由否定佛教,要求在正月十五展开“佛道大赛”,看谁的神仙更灵。可这故事并不见于任何非佛教类史书。
近年来,又有学者主张元宵灯节来自北齐的百戏之会。由于百戏之会与元宵节的节俗非常相似,这种观点看起来可信度更高一些。不过,由于隋代以前百戏之会举行的具体时间尚不得而知,这种观点要想成为定论,也还需要更多证据。
元宵灯会的来源说不确切,但内容还是比较清楚的。《隋书》卷六十二《柳彧传》记载当时“近代以来,都邑百姓每至正月十五日,作角抵之戏,递相夸竞,至于糜费财力。”
当时的朝臣柳彧对这些活动很不高兴,抱怨说:“窃见京邑,爰及外州,每以正月望夜,充街塞陌,聚戏朋游。鸣鼓聒天,燎炬照地,人戴兽面,男为女服,倡优杂技,诡状异形。”
从这满满画面感的文字,我们可以看出,这里所讲的元宵节,已经与近代的元宵节非常接近了。上元夜里“人戴兽面,男为女服”的小太平遇到了薛绍。
不仅官方许可了民间对元宵节的庆祝,就连皇帝本人,有时也会亲自参与。可见这种皇帝亲自检阅元宵灯会的风俗,在唐后还时有存在。在缺少娱乐的古代,满城灯会、百戏的热闹是非常难得的。在元宵节这一天,平时难得有机会出门的女性也有了逛街的理由。
说到这作为食物的元宵,最初的名字大概是“汤团”。宋吴自牧《梦梁录》卷十三记载的“沿街叫卖小儿诸般食件”中,就有一种叫“汤团”的食品——它很可能就是我们今天说的元宵。汤团与元宵节挂钩,大概发生在明代。明代刘若愚的《酌中志》卷二十中《饮食好尚纪略》篇记载,“自初九日之后,即有软灯市,买灯吃元宵,其制法用糯米细面,内用核桃仁、白糖为果馅、洒水滚成,如核桃大小,即江南所称‘汤圆’也。”
灯谜的雏形产生于宋代。南宋学者周密《武林旧事》卷二记载元宵节这一天:“又有绢灯剪写诗词、时寓、讥笑,及画人物、藏头、隐语,及旧京诨语,戏弄行人。”比起单纯的看花灯,猜谜语互动性、娱乐性强,又可以供人秀优越,最终便从各式灯笼素材中脱颖而出,独立形成了元宵节的核心节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