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动物学上,猴可以有多种多样的分类,诸如黑叶猴、眼镜猴等。但在中国民众的视野里,一个“猴”字足以涵盖一切。有些人可能一生都未必见过真正的猴,但他们对猴似乎并不陌生。因为,在他们的生活中并不乏猴的影像:生肖中有猴,戏曲中有猴,游戏中有猴,工艺中有猴……考察中国文化中的猴,它更多的不是出现在帝王世家、达官显贵的庙堂之上、府第之中,而是生动地存在于民间社会。
依托其动物的本色,借助民间社会这一广阔的舞台,猴完成了一只文化灵物的精彩表演。
考古发现证实,猴很早就出现在华夏先民的生活中了。位于北京平谷的上宅文化,是距今六七千年前的一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这里曾出土一件小石猴雕塑,它头部如猴形,下身似蝉状。在距今五千多年前的辽宁东港后洼遗址,也出土了一件新石器时代人猴双面雕头像,它正面为猴形,反面为人像,造型稚拙。有人认为,出土于新石器时代的这两件玉石雕,应该是早期人类的辟邪饰物。出现在古人生活中的猴,很早就成为权贵们的嬉戏之物。
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和小屯村北遗址曾发现有多件玉猴雕,这些猴雕形态生动逼真,呈与人戏耍的状态。有人据此推测,殷商后期王室中已有养猴、戏猴的习俗。位于河北省平山县的战国中山国遗址曾出土一件15连盏铜灯,铜灯整体犹如一棵枝叶茂盛的大树,主干矗立在镂空夔龙纹底座上,由3只独首双身、口衔圆环的猛虎托起,四周伸出7节树枝,枝上托起15盏灯盘,高低有序,错落有致。
树上栖息有8只小猴,树下站立两个赤膊短裳的家奴,做向树上抛食的戏猴动作。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十二生肖,本是古人为纪时而设的标识,在战国时代就已出现,东汉时已与今天完全相同,南北朝时已播及民间。南朝诗人沈炯曾作十二属相诗,其中有“猴栗羞芳果”句,猴栗是栗子的一种,又名茅栗、柯栗,这句诗的大意是猴栗永远难以称得上是芳果。但在后世民间,十二生肖又与人事相关联,具有了相生相克的神秘力量。
古代相吉之书《玉匣记》上曾说:“从来白马怕青牛,羊鼠相逢一旦休,蛇遇猛虎如刀断,猪遇猿猴不到头,龙逢兔儿云端去,金鸡见犬泪交流。”
猴的形象灵动可爱,又有加官封侯之寓,因此在民间工艺品中,多能见到猴的影像。民间艺人充分利用猴的天然属性,结合人们对猴的文化认知,创造了一些极具个性的猴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