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想要“年年有余”,所以春节的宴席上也是要年年有鱼。时下流行的那些主打“浓麻厚辣”重口味的鱼肴让很多人一听就流口水。然而这些鱼肴所用的主料,通常不是常见的“青草鲢鳙”四大淡水鱼,而是江团、梭边鱼、黄腊丁等稀奇古怪的名字。如果不是切碎了吃,就能发现它们长得跟鲶鱼差不多--大脑壳、长须子、滑腻的鱼皮。常见的鲶鱼在动物分类学上,属于鲇形目鲇科。
而在民间,大家把鲇形目的鱼类都统称为“鲶鱼”,因为它们大都有几个标志性特征:一张又扁又宽的大嘴,嘴边的几道长须,以及滑腻腻看不出鳞片的身体。鲇形目鱼类主要生活在淡水水域的底层,全世界共有2200多种,是鱼类中仅次于鲈形目、鲤形目的第三大家族。江团、梭边鱼、黄腊丁都是鲇形目成员,把它们称作鲶鱼也没什么错。鲇形目鱼类肉质细嫩,蛋白质、脂肪含量较高,所以它们很“补”,适合体质虚弱的人食用。
加之它们没有鲤鱼鲫鱼、四大家鱼等鲤形目鱼类的小刺,吃起来很方便。但它的蛋白质对人体而言属于“异体蛋白”,容易令肠胃出现排异反应,其中还富含会引起过敏反应的组织胺。中医说鲶鱼属于“发物”,并不是没根据的。鲇形目鱼类的典型代表非鲶鱼莫属,在中国各地俗称塘鲺、胡子鲢、怀头鱼等。鲶鱼周身灰黑色,头骨大而硬,几乎能占到身体的三分之一。
除了头大,它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上下颌有一长一短两对胡须,这是它分辨气味的感官。鲶鱼肉质细嫩,又刺少肉厚,却鲜有登大雅之堂的机会,因为它总有浓重的土腥味。这股腥味,出自它的鳃和表皮黏液——鳃中分泌带刺激性气味的尿素和氨,可以吸引猎物,粘液中散发腥味的蛋白酶,则是它的体表免疫层。所以,只要带鱼头、鱼皮烹制,土腥味不可避免,故而基本没人拿它做清蒸鲶鱼,一般都是加酱、大蒜和辣椒等重口味调料来遮掩腥味。
东北的鲶鱼炖茄子、大蒜烧鲶鱼,四川的水煮鲶鱼、冷锅鱼便是如此。如果初次看见“江团”这个名字,你可能会想象它是一种圆乎乎的鱼。其实跟鲶鱼比起来,它的身材要修长许多。在长江以北的地区,人们更习惯管它叫鮰鱼,江团只是四川一带的叫法,而在珠三角地区则管它叫“鮰老鼠”,长江中游一带又管它叫“肥沱”。江团属于鲇形目鲿科,中文正式名叫“长吻鮠(wéi)”,在全国大部分地区都有分布。
与鲶鱼相比,江团通常体色灰白,甚至有的通体粉白,头部也尖瘦些,但须子却比鲶鱼多出两对。江团因其肉质细嫩,曾被誉为“长江四鲜”之一,特别是腹部。那里胶质层很厚,非常适合晾干制成鱼肚,早在明代就已是朝廷贡品。另外,江团虽属于鲇鱼家族,鳃和表皮黏液却没有土腥味,所以即使是在以麻辣见长的川菜中,江团也多是用清蒸的做法。当川菜开始在各地盛行的时候,也掀起一阵吃黄腊丁的热潮。
很多人以为,黄腊丁是四川一带特有的鱼种,其实,北方很多湖泊中也都有它的存在,就是俗称的“嘎鱼”。黄腊丁属于鲇形目鲿科,中文正式名“黄颡(sāng)鱼”,从外表看,它就像是小了几号的鲶鱼,只是周身为青黄色。别看它个头小却生性凶猛,纯以肉食为生,背鳍和胸鳍末端的硬刺还带有毒性,人若被扎伤,会又疼又痒上一个多小时。
黄腊丁同鲶鱼类似,身上的黏液也带有土腥味,所以通常的做法都是“加麻加辣”烧制,或者在红油火锅中煮食。提到鱼火锅,就不能不说梭边鱼。事实上梭边鱼这个名字是源自一道菜,20世纪30年代,四川自贡的一位盐商用金沙江中的鱼,同辣椒、自家腌制的泡菜一同烹煮,发明出一道极受欢迎的菜肴。
因为他不知道鱼的名称,只知道它的习性——专溜着江边沙底觅食,当地方言管这种行为叫“梭边”,于是这道菜就得名“梭边鱼”,后来,那种鱼也渐渐被人叫做梭边鱼。不过现在餐馆里卖的梭边鱼,是另一种来自北美的鲇鱼,它的中文正式名为“叉尾斑点鮰”,属于鲇形目鮰科。这种梭边鱼背黑腹白,个头不算大,最重也不过3、4斤,20世纪80年代才引进国内。同江团一样,它的头部有两对须子,但背上却多出一道由脂肪组成的鳍状突起。
这是梭边鱼特有的生理构造,以后如果吃梭边鱼时,没有找到这条“软鳍”,那就说明吃到冒牌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