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在网络上,大家喜欢说“出糗”多过了“出丑”,出糗的事情就叫“糗事”。这个“糗”(qiǔ)字的读音在现代汉字中独一无二,而且看字形就不像什么好字——右边是个臭,左边是米田共的米,就像“囧”一样十分形象。不过它在古代的本义,却并非如此!
在先秦时代,“糗”曾经是个常用字。它跟拉臭上厕所没有任何关系,而是指入口的饭食:经熬煮后失去水分的米、麦、豆等谷物,粒状或者磨成粉的都可以叫糗,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干粮。做成的糗可以长期保存,食用时无需生火加热,因此在古代是外出旅行、军队行军的必备之物。
“糗”还有动词的含义,指熬煮这个过程。先秦时期直到汉代,糗有时也写作“餱”(hóu),文献中的“粮”字,也都是指可以直接吃的糗粮(餱粮),直到汉代后期之后才渐渐用来指代所有谷物。
魏晋隋唐之后,古代中国人的饮食水平越来越发达,类似今天的饭、粥、饼、面条、米粉等都纷纷出现。
“糗”这个字也渐渐淡出了烹饪方法的行列,然而在有些地方还保存了下来:在济南和山东一些地方的方言中,不仅把慢火熬煮的糊状米饭称作“糗饭”,如果稀饭或带汤水的面食(如面条)煮熟后放置了一段时间,米面吸水膨胀成稠状,也称为“糗”。比如说,“赶紧吃吧,面条放了这么半天,都糗大了”。(跟胶东人、东北人说面条或水饺“坨了”差不多一个意思)
在水中煮熟的面条,会继续吸水导致体积膨胀,同时部分淀粉溶入水中增强了黏性,使面条膨大并粘在一起,这就是“糗大了”的本义。后来“糗”的词义进一步发展,不光用来指面食,还用来指人。长时间闲呆在一个地方无所事事,或是头脑执迷不悟,济南话也说“糗”,比如“成天糗在家里,你也出去找个活干?”
在外面出了丑、尴尬丢脸的事情,也因此被称为“糗事”。如今随着媒体和网络的发达,“糗”也和闽南话中的“大咖”、东北话中的“熊孩子”、北京话中的“SB”(……)一样跳出了方言的局限,成为十分流行、各地人们都用的字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