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拉里竞选视频的大招:多聊道德少谈数据

作者: 游识猷

来源: 果壳网

发布日期: 2015-04-23

希拉里在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中,通过一则名为“开始行动”的视频宣布参选,该视频强调道德和情绪共鸣而非理性数据,旨在赢得选民的认同和支持。文章分析了美国选举中理性与情绪对选民决策的影响,指出候选人应更多地诉诸道德和情绪来赢得选票。

4月12日,一段长2分18秒的视频出现在网上,其内容可称……平淡,甚至近于……无聊,但还是迅速病毒般扩散,仅在youtube上就得到了超过400万点击。在这则名为“开始行动(Getting Started)”的视频末尾,希拉里宣布,她将参加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

这则视频被脱口秀主持人囧司徒(Jon Stewart)吐槽为“貌似保险广告的东西 ”,但至少两拨人不太同意囧司徒的意见。许多政治观察员觉得,这则广告至少比希拉里2008年的那则“一起聊聊”强,神经学者和心理学者则觉得,至少这则广告“说的是人话”。

换句话说,希拉里总算避免了“看我用理性折服你”的错误。

在美国选举史上,民主党的候选人常常犯一个致命错误——他们打算用逻辑、事实、数据、成本、收益、专业、政策……来说服选民。

理性和计算有诸多益处,靠着理性,我们能解出数学题,建起摩天大楼,把重物送上月球。但是,认为“摆出数字,展现理性”就能征服听众——这种对理性的信心完全是非理性的。

在《政治头脑》一书中,埃默里大学的心理学教授德鲁•韦斯滕(Drew Westen)引述了一段真实发生过的辩论,以下是这段对话的简写版:

G:「根据B的方案,保险费用将增加18%〜47%。国会请医疗保险精算师模拟过。打个比方,现在有个M姓老人,70岁了, 有高血压,妻子心脏不好。两人年收入共2.5万美元,负担不起处方药费。根据我的计划,保险立刻就可支付一半的医疗费。根据B的计划,在4到5年内,他俩一分都拿不到。」

B:「按照我的计划,他们会立刻得到处方药,这叫“直接帮助之手”。」

G:「可他们年收入到了2.5万美元啊,这样他们就不合(获得救济的)标准了。」

B:「瞧这人,满口数字,多懂数学啊。我开始觉得这人不仅发明了互联网,还发明了计算器。什么乱七八糟的数学题!」

这段对话发生在2000年,G是民主党候选人戈尔,B是共和党候选人小布什。两人的发言风格对比相当鲜明。结果呢?把条款和数字倒背如流的戈尔铩羽而归,对精算师和数字嗤之以鼻的小布什当了八年总统。有时候,“怎么说”比“说了什么”更加重要。小布什懂得嘲弄大部分人都讨厌的数学,他还曾在竞选顾问建议下,修正了自己不讨选民喜欢的“假笑”表情(左),代之以更和善的微笑表情(右)。

理性闪着冰冷高贵的微光,而选民们就像《白马啸西风》里的李文秀那样转过头去,“那些都是很好很好的,可是我偏偏不喜欢。”

用情绪说服直觉脑

拥有理性,并不意味着理性会引导我们行动。

人类大脑其实可以看成两部分的组合:轻松无间断运行、随时收集各种线索、擅长无根据联想、提供各种情绪反应和直觉答案的“系统1”;以及功能强大、理解数据、能考试能作答、能反省批判、唯一缺陷是非常耗能所以不常用的“系统2”。

当你无意识地自动调用系统1时,你的大脑处在“直觉脑”模式,此时,你能“轻松解决”遇到的各种难题。

当你有意识地努力调用系统2时,你的大脑处在“理性脑”模式,你会挣扎痛苦,有时你能真正解决遇到的各种难题,有时你则会痛苦地意识到“这个问题我不懂”——在你只用系统1时,你很少会体会到这种痛苦。

“理性”非常强大。但更多时候,帮我们瞬间做出决策的其实是“直觉”。而擅用“理性”的人往往会犯一个错误,低估了“直觉”的影响力。

绝大部分人并不会看到一个“问题”就立刻做出反应(有些问题“感觉起来似乎不怎么重要嘛”),也不会因为出现一个“理性评估后的最佳解决方案”就开始行动(“唔,虽然暂时看不出什么问题,但我还是再考虑一下吧。”)。

最令你关注的,永远是“能引起你情绪反应的问题”。最能引你行动的,永远是“能让你感觉快乐、远离痛苦的方案”。当被调动的情绪断言“毫无疑问就得用A方案”,理性这才开始努力寻找支持“A方案”的证据。当被激起的情绪高喊着“必须有所行动”,当不作为是如此令人痛苦,身体才会开始行动。

当一个人希望“说服别人支持自己”,他的最佳策略不是“以理服人”,而是“情绪共鸣”,最好能做到让人“一见你就笑”。

耶鲁大学的心理学教授罗伯特•艾柏生(Robert Abelson)就发现,最能预测选举结果的,是选民在想到候选人时即刻升起的积极或消极的情绪反应。威廉姆斯学院的政治科学家乔治•马库思(George Marcus)研究了1984年里根对战蒙代尔的大选数据后,发现大多数选民投票主要受两个因素影响:一是他们对政党的忠诚度,二是他们对候选人的主观感受。

而候选人的“政治立场”虽然也有影响,但影响力远不如这两个因素。

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的认知语言学家乔治•莱考夫(George Lakoff)同样认为 ,绝大部分选民不会把票投给“正确的观点”,他们投给他们认同的“自己人”。什么样的候选人会被认同?主要看五方面:①是伦理价值观跟我一致,还是道德败坏?②是实话实说,还是口不对心?③说起话来是亲切好理解,还是傲慢又难懂?④做判断时是坚定不移,还是犹豫不决?⑤是诚恳可信,还是令人怀疑?

莱考夫说,这个道理,里根懂,小布什懂,但戈尔不懂,希拉里……似乎也还不懂。

不过,也许这回,希拉里懂了。

唤起道德,赢得认同

人类喜欢故事。远在现代教育系统出现之前,故事是最有效的教育工具。全世界的文明都用故事来教育小孩、团结群众、平息纷争。

历史长河中诞生了无数故事,但只有少数故事能代代相传。纽约大学心理学家乔纳森•海特(Jonathan Haidt)认为,生命力最强的故事,是那些能唤起强烈情绪因而让人印象深刻的故事。而要唤起强烈情绪,最好的办法莫过于直接激活大脑中的“道德感受器”——不是一种,而是五种。五种“感受器”分别对应着道德的五维:关爱,公平,忠诚,权威和圣洁。

海特发现,为了赢得选票,政客们需要至少激活受众们的某一维道德。他还有个更有意思的发现:民主党往往只诉诸其中二维——关爱与公平。而共和党在宣传中会诉诸道德的全部五维——除了关爱与公平,他们会更多地谈论爱国(忠诚)、传统价值观(权威)以及上帝(圣洁)。

“五维道德”和“二维道德”的区别,在这两党的支持者身上也表现出来。海特和同事们找来了1600个不同政治立场的人回答一份“道德基础问卷(MFQ)”,结果图表化后如下。

对强保守主义者(右)而言,五种道德对他们判断的影响力几乎相同。对强自由主义者(左)而言,关爱和公平比其余三种道德要重要得多。

两边的大脑看起来泾渭分明。不过,别忘了中立选民,他们尽管更关注关爱与公平,但也会被其他三种道德打动。海特教授建议,民主党候选人应该向共和党对手学习,学习他们诉诸多种道德的能力。

竞选广告:说什么?如何说?

2000年,小布什阵营推出一则竞选广告,批评戈尔的处方药计划是“官僚之选(Bureaucrats decide)” 。看起来,这是在诉诸“公平”和“关爱”。不过,布什的宣传团队做的不止如此。这行字飞进画面时,“官僚”这个词的后四个字母曾单独出现过一瞬——“老鼠(RATS)”,一个容易激起疾病联想的词,针对的正是受众潜意识里的“圣洁”开关。

而就在4月10日,希拉里正式宣布参选前两天,共和党推出了一则31秒的广告,《阻止希拉里(Stop Hillary)》。

在这则广告里,许多评论的声音剪辑在一起,给了希拉里如下评价。

「她用私人邮箱来处理公共事务」——诉诸“公平/欺骗”。

「她想与俄罗斯重建关系」——诉诸“忠诚/背叛”。

「她说“冒着狙击手枪雨降落(在波斯尼亚)”」,「那是撒谎」——诉诸“公平/欺骗”。

「她从外国政府那收取百万美金」——诉诸“忠诚/背叛”。

最后,一个男声说,“「克林顿一家,总有点鬼祟」”——诉诸“公平/欺骗”。

两天后,希拉里自己的竞选广告里又说了什么呢?

在前面的一系列普通人的故事里,诉诸了六次“关爱”,五次“公平”,「能成为她(美国)的一部分感觉真棒」时诉诸了一次“忠诚”。

最后,希拉里说,「美国人正努力走出经济困境(关爱),但天平还是向着塔尖的少数人倾斜(公平)。每一天,美国人都需要一个战士,我想要成为那个为民众而战的人(忠诚)。……你可以取得成功,并保持成功(关爱)。因为当家庭富强时(关爱),国家就会富强(忠诚)。我要出发去争取你的选票了。这将是属于你的时代,而我希望你能与我同行(关爱)。」

4月14日,在她的第一场公开活动里,希拉里提出了四大竞选主轴 :一要振兴经济(关爱)、二要巩固美国的中产阶级(关爱)、三要让“不负责任的”金钱滚出政治(公平)、四则是保卫国家(忠诚)。

没有精确数字,没有冰冷事实,倒是多了“忠诚”这张牌,强自由主义者比较排斥的“权威”和“圣洁”则暂时没有出现,希拉里似乎已经准备好了向民众的“道德之心”喊话。至于美国选民到底有多欣赏这个版本的希拉里,就得等到明年见分晓了。

UUID: f7910a3d-6fb9-47a5-93c9-370886bb2bf1

原始文件名: /home/andie/dev/tudou/annot/AI语料库-20240917-V2/AI语料库/果壳公众号-pdf2txt/2015/2015-04-23_希拉里竞选视频的大招:多聊道德少数据.txt

是否为广告: 否

处理费用: 0.0085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