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常说“无酒不成席”,酒在餐桌上往往扮演着重要角色,如今,各种名酒多是在宣传自己的酿造工艺如何出众,其实更重要的是酿造原料,它们与生俱来的特色,决定着酒里那醉人的色香味。
无论啤酒、红酒或是白酒、黄酒,能称之为“酒”,都因为它含有酒精。酒精的化学名称就是乙醇,在自然界中几乎都是由糖分转化而来。比如苹果放置较长时间后,吃起来有股淡淡的“酒味”——苹果中的糖分被微生物发酵了。
如今市场上卖的酒,都会在瓶身标明“度数”,它指的是酒精在其中所占百分比。比如40°就表示酒精含量为40%——难道酒都是酿成后又兑水稀释的?恰恰相反,它酿出来后,通常还要经过蒸馏来提高酒精浓度。
既然酒精是由糖转化而来,按理说原料的含糖量越高,产生的酒精总量就该越多。但是,经过千百年来人们不断实践,发现原料并非越甜越好,它们还要具备其他一些特性,才能酿出好酒。所以直到今天,最常用的酿酒原料仍只有下面这几类。
谷物中含有大量淀粉,而淀粉都是由葡萄糖构成,所以理论上讲,它们几乎都适合酿酒。可最终只有高粱、糯米和大麦这三大类谷物经久不衰,因为它们独特的成分或构造,在酿造中大有功用。
水果大都含糖量很高,这恰好满足了酿酒所需的必要条件,但最常见的水果酒,却不是用含糖量极高的水果酿造,而是略带酸涩的葡萄。因为含糖越多,发酵中发生腐败的几率就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