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着355年历史的英国皇家学会将迎来新一任会长——印度裔生物学家、2009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文卡·拉马克里希南。人们期待,这位经投票产生、颇具多元化色彩的英国皇家学会新掌门人,能够帮助科学界实现种种愿望。3月18日召开的英国皇家学会理事会会议公布了会员投票结果,2009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文卡·拉马克里希南爵士,将于2015年12月1日正式就任英国皇家学会会长一职。
自1660年建立以来,英国皇家学会共见证了60次会长更替。走进历任会长“名人堂”,不难发现,英国皇家学会的掌舵者几乎来自科学研究的各个领域,其中包括英国科学家和建筑师克里斯托弗·列恩、英国著名物理学家艾萨克·牛顿、英国植物学家和探险家约瑟夫·班克斯、英国化学家汉弗莱·戴维,以及新西兰著名物理学家欧内斯特·卢瑟福。作为一名结构生物学家,拉马克里希南自上世纪70年代末起,开始从事与核糖体有关的研究。
他的研究领域主要包括核糖体如何转译遗传信息制造蛋白质,以及抗生素在该过程中的作用。2009年,拉马克里希南与美国科学家托马斯·施泰茨、以色列女科学家阿达·约纳特分享诺贝尔化学奖。2012年,拉马克里希南获封英国爵位。目前,他担任英国剑桥大学MRC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副主任以及“三一学院”研究员。在其课题组从事研究的博士后高永贵,曾向媒体讲起拉马克里希南的一段幽默往事。
2009年,他获得“诺奖”通知后,就笑着对小组成员说:“啊哈,这下我给你们写推荐信时分量就不一样了吧。”按照“诺奖”惯例,拉马克里希南和其他两位获奖者共同分享1000万瑞典克朗(约合140万美元)的奖金。他对这笔奖金的处置方式,又让人对他有了新的认识。
“我还没想好拿这笔钱做什么……”拉马克里希南想了一会儿,终于想到,“我的儿子已经成为一位小有名气的大提琴手了,如果他相中一把好琴,我或许能买给他,你知道,如果只是靠科研工资,还是有点困难的。”话语中,透露出这位“诺奖”得主的平和与朴实。获得“诺奖”后,印度总理曾致电拉马克里希南,希望与他通话。没想到,拉马克里希南并不激动。
一次采访中,他曾这样谈到获得“诺奖”之后对未来的打算:“我希望能够进一步了解核糖体的功能,探索人类等高级生物体内的核糖体与细菌核糖体有何不同,还有许多艰巨的工作需要去做。”拉马克里希南当选会长是经投票产生,被大多英国科学界人士认为是众望所归,同时希望他能够肩负使命。“很高兴听到英国皇家学会的下一届会长是文卡·拉马克里希南教授。他为科学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英国医学科学院院长约翰·托克爵士如是说。
“我相信他将继承保罗·纳斯爵士在过去5年中的出色工作。英国的国家科研机构一直紧密合作在一起,我期待在他就任期间能有不错的合作。”英国科学协会会长伊姆兰·汗也表示:“英国皇家学会会长一职往往是科学与其他社会部分间的桥梁。凭借文卡的建树,他将能很好地承担这一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