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类文化里,最早的“香水”可能出自古埃及的祭司之手。在那时,香水与祭祀有着密切的联系。埃及艳后与尤利乌斯·恺撒的那段“香艳”往事,除了大帝拜倒在石榴裙下,也许还该加上古埃及的香水氤氲。后来,生产技艺的进步让古罗马贵族们达成奢华成就“香水喷泉”;蒸馏器的发明造就了“香之城”巴格达与波斯遍地的玫瑰花;法国的格拉斯人发明的脂吸法则使当地的香水制造业愈发繁荣。
14世纪,匈牙利女王发明了由酒精与香精油混合而成的淡香水“Eau de toilette”(英文即toilet water)。时至今日,酒精、精油、和固定剂仍是香水的标配。人工合成香料则逐渐取代天然香料,为香水中的“香”贡献力量。而“水”的部分,现在也在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的研究者手中变得更加“名副其实”——他们研制出了根据水分多少释放香气的新型香水。
据论文的第一作者,女王大学离子液体研究室的尼莫·贡那瓦尼(Nimal Gunaratne)介绍,这种香水“遇水愈香”的机制得益于一种独特的离子液体。“离子液体”,是指液态的离子化合物。以氯化钠为例,食盐的水溶液是“离子溶液”,而“离子液体”则是熔化成液态的氯化钠。要想让食盐达到熔融态需要相当高的温度,不过在尼莫的研究中所使用的离子液体,在室温下也能保持液态。
这种离子液体能够与香味分子结合形成半缩醛(hemiacetal),阻止香气逸散。而能让香味分子逃离“魔爪”的,便是正义的水分子:一旦这些半缩醛遇到了水,香味分子就重获自由,实现“遇水愈香”的效果。更妙的还在后面:当释放了香气后,离子液体还会与硫醇化合物相结合——而硫醇是体味的罪魁祸首。这样一来,这种香水在遇到汗液后,不仅能散发香气,还能去除异味,真是一举两得。
贡那瓦尼认为这项发现值得兴奋:“现在我们能利用可控的手段,让离子液体释放特定物质,这太棒了!” 这一新发现带来的影响将不仅仅局限于香水和护肤乳领域。比如大气科学,凭借离子液体和水的特定反应,这个组合也许还能够作为大气湿度的“敏感因子”。此外,这一进展也很可能带来前景广阔的新商机:研究所已经开始和香水公司合作,策划并准备推出一些芳香四溢的产品了。
不过话说回来,从研究成果到实实在在的产品肯定还有一段路要走:想象着夏天的傍晚,喷洒了这种香水的人们走在小巷中,却突然下起大雨——“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戴望舒的诗,恐怕将要变成“在雨的哀曲里,消了她的颜色,‘却更添’了,她的芬芳。”这样在雨中“香味四溢”的街道,也许亦别有韵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