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需要改良吗?

作者: 路德维希·西佩

来源: 《环球科学》

发布日期: 2015-04-09

本文探讨了人类是否需要通过技术手段进行改良的问题,从科学、哲学、文化等多个角度进行了深入分析,讨论了技术进步带来的可能性及其伦理和社会影响。

《科学美国人》德文版:人类需要改良吗?

本文原载于《环球科学》,为《科学美国人》德文版Spektrum der Wissenschaft邀请德国科学哲学家路德维希· 西佩,从科学、哲学、文化等角度就“人类改造”进行的思考与讨论。

西方的一些所谓的“反人类人士”宣称,人类急需改良。这些人希望尽快帮助人类获得新的特性,如红外线成像,或者超声波探听等,以使人体技能得到进一步扩展和加强。实际上,借助于克隆技术和人工授精的筛选,以及对子代基因进行改良等生物技术,人类已经在“优化繁衍”这条路上取得了不小的进步。

另外,大脑的侵入性治疗、植入体移植和药物治疗等手段,不仅能保证医学范畴的治病效果,还能以“神经-心理-增强”的方式,提升人体的功能。而新兴的“量化生活运动”,则可通过持续、精心地检测人体那些未知的功能,实现对人体的全面控制,最终将人工合成的外在组份应用于人体改良。

可是,我们真的需要“新人类”吗?如果需要,我们能从中得到什么?我们又承担了哪些风险?这些疑问,不应该只让科学家和工程师在实验室里讨论,所有公众都应该参与,并将其提升到哲学层面。上千年来,人类很少面临如此难题,改良行为和改良人类的定义是什么?哲学家们也在发问:当今“人类改良”的含义是什么?其中哪些改良是有益的?

自远古时代起,人类就梦想着提高自己的能力。如今,这个梦想的实现似乎近在咫尺。以生物信息技术为代表的各种新型技术,为改变人体提供了新的可能。通过超级计算机等机器的模拟,这个梦想更加鲜活起来。人类改良的终极目标,也呼应了进化论的要求——使人类更加适应日渐严酷的生存条件。

在古代,改变身体并非人力所能企及。人们能重拾这个不曾磨灭的梦想,还要感谢现代科学技术的诞生。借助科学技术,我们能够对自然过程做出规律和可重复的解释。我们可以按照科学规律来制造机械工具,以满足自己的需求——这些工具的雏形在17世纪的欧洲就已经出现了。与此同时,人类也利用科学技术,一定程度地改善了人体系统的原始功能,并产生了驾驭自然的原初概念,包括提升人体功能,以及对动植物进行物种改良。

“好” 与“不好”

18世纪的启蒙运动时代,西方的经验主义社会学开始萌芽,一种新思潮由此诞生:创造一套完美的社会秩序,动用一切社会资源来提高人体的能力。紧随这种“新人类”理想的,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充斥着变革和强权的乌托邦社会主义。从现今主流思想的视角出发,乌托邦社会主义是一个巨大的失败。这一构想对人类道德和本能的自然属性提出了过高的要求,是以牺牲个人自由和生存条件的改善为代价的。

现今,有关改良人类的议题,也面临同样的风险。生物工程师们宣称,依靠纯粹的技术手段就能判断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但实际上,我们真正能判断出好坏的,只有汽车、飞机、手机、个人电脑等具体的产品。通过纯技术手段就能判断“好”与“不好”,这个命题其实已倍受质疑。这不仅仅是美学概念上的区别——每一代人都有他们的天然优势,都希望按照自己的愿望来提高手中工具的性能。

治疗与改良的界限

或许,人们可以从反面来理解“好”的概念: 当人们遭受疾病的折磨时,会产生远离疾病的愿望。人们不仅要依靠自身的承受力来忍受病痛,也要依靠先进的技术来战胜病痛,这是新时代人类所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那些物质和非物质的东西,能够改善人类的生存条件,治疗疾病,将人们从劳苦和病痛中解放出来,这些毫无疑问是“好东西”,这在伦理学方面也是肯定的。

如果在装备了上述制品后,一个人在技术层面变成另一个人,这是更好的事情吗?只要想到在上个世纪早期,60岁的人就驼背、耳聋、牙齿掉光,这个答案无疑是肯定的。所有诸如此类的治疗手段,就是为了减轻个体的病痛,但绝不是为了创造出一个崭新的个体。当然,医学治疗还能够延长人类的生命,这也实现了古人的梦想。而今,诸如干细胞疗法的治疗方案,就被认为是人类未来的“不老之泉”。

治疗疾病和增强人体功能,都是为了改善我们的身体,这两种目的之间是否存在一个界限,医学伦理学界尚在激烈的争论之中。然而,即便这个界限是模糊的,对二者进行鉴别仍然具有意义。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做出区分呢?这与我们的目的有关:我们是单纯追求人体能力的提高,还是意在去除已确诊的病痛,或者是既要消除身体疾患,又要追求身心完美?

为了实现改良人类的目的,同时在地球有限的生存空间中,适度、可持续地长期利用资源,那么人类首先必须要控制生育。这样一来,我们这个星球上年轻、富有创造力的人群势必会减少。这样的“社会进步”值得我们拥有吗?

在这里我既不能,也不愿意回答这个问题。在生物工程师们开展“新人类项目”之前,整个社会对于“好东西”的概念,以及“改良人类”的进一步目标,应当展开一场讨论,同时还要考虑到所有不同的观点,社会各个阶层的人们都要参与讨论。

但凡讨论不出来一个确切的结果,我觉得,人们就应该暂时放弃急躁激进的“新人类”培育方式。借助于医学治疗和良好的卫生、营养、空气等生存条件,我们应该谨慎地对人体进行改良——让我们有一个共同思考的空间,避免那些无法挽回的错误决定。

UUID: faed4847-366a-4d48-96d5-fdc18b0bbe1b

原始文件名: /home/andie/dev/tudou/annot/AI语料库-20240917-V2/AI语料库/环球科学公众号-pdf2txt/2014-2015/2015-04-09_《科学美国人》德文版:人类需要改良吗?.txt

是否为广告: 否

处理费用: 0.0054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