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腥草:制造口臭的口香糖

作者: 王辰

来源: 博物

发布日期: 2015-04-07

鱼腥草,又名蕺菜、岑草,民间俗称“折耳根”,分布于我国秦岭、淮河以南,具有清热、去暑、解毒之效。春秋时期,越王勾践为取信吴王,尝粪表忠心,落得口臭之疾,谋臣范蠡建议全民食用鱼腥草以遮盖口臭。鱼腥草在南方和西南地区食用广泛,但在中原地区被视为失礼之食。鱼腥草的别名众多,如蕺菜、蕺儿菜等,其名“折耳根”源自发音,与耳根无关。

鱼腥草又叫蕺菜、岑草,民间常称之为“折耳根”。分布于我国秦岭、淮河以南,多生于山地、沟谷。鱼腥草含有“鱼腥草素”,散发出特殊的腥臭味,叶子和根茎可作为野菜食用,也可入药,被认为具清热、去暑、解毒之效。春秋年间,吴王夫差大败越国军队,越王勾践也只得做了吴国的臣子兼人质。

为了取信吴王,早日回国重整旗鼓,勾践忍辱负重,通过“尝粪事件”,讨得了吴王的欢心——吴王染疾,勾践自称能够尝人粪便,诊断病症,不畏恶心,以表忠心。勾践最终回到了越国,卧薪尝胆,励精图治,最终击败了吴王,成为了一代霸主,但品尝粪便却令他落下了一个难以治愈的毛病:口臭。谋臣范蠡进献了一条计策:山野之间,有种野草味道腥臭,不如号召越国全体人民,无论富贵贫贱,都采摘这种野草食用。

因为没有口香糖,无法遮盖国王嘴里的特殊臭气,范蠡才提出了这看似并不高明的建议。人人口臭,国王就不必感觉尴尬,顺带还能采野草当食物,一举两得。这件事在《吴越春秋》上有所记载,曰:“越王从尝粪恶之后,遂病口臭,范蠡乃令左右皆食岑草,以乱其气。”岑草又名蕺菜,因为含有腥臭之气,民间称之为“鱼腥草”。相传范蠡号召越国民众集体采食鱼腥草的山头,因蕺菜而得名“蕺山”,位于如今的浙江绍兴。

鱼腥草经高温烹煮后会腥味大减,不过一般还是以凉拌为主。唐朝大诗人杜牧在安徽宣城游历时,见到了山涧之中的鱼腥草,写下了“敬岑草浮光,句沚水解脉”的诗句,感叹曾经全民都来食用的鱼腥草,如今却无人问津,怀古喻今,捎带着感叹自身的境遇。当初吃鱼腥草的风尚,从越国到吴国,从吴国到楚国,又从楚国延续到了更靠南方和西南的地区,却始终没有传入中原。

中原人士以为,鱼腥草会导致口臭,是种令人失却礼仪的食品,只有蒙昧的东夷南蛮,才会以此为食。如今河南也有鱼腥草生长,但根本无人食用;江浙一带自从渐渐“开化”之后,鱼腥草便不再为人所喜爱;至于根本没有见过鱼腥草的北方人,初食此物,往往作三日呕。吃鱼腥草是一个饮食习惯的问题,南方人长久食用,非但不以为腥臭,反而当作美味。

除了当作野菜,鱼腥草的叶子还可用来包裹生鱼,减缓鱼的腐坏速度,此外也有人用鱼腥草煎制味道刺鼻的汤水,用来解暑,从气味到疗效,和如今的藿香正气水颇有异曲同工之妙。民间食用鱼腥草的习俗由来已久,尤以西南山区最为盛行,只不过在贵州、云南等地,这种带有腥臭味道的野菜,有个听起来有点莫名其妙的名字:折耳根。

鱼腥草可吃叶子,也可吃根茎,将根茎腌制后食用最为盛行,但这种吃法,也只是解释了为何民间呼之为“根”,并不知道此根为何“折耳”。在如今的越南语中,鱼腥草被称为giap,意为鱼味生菜,这一发音和我国南部“蕺”的发音极其近似。再看看这种鱼腥味野菜在我国各地、各个时期的别名,就会大致明白了——蕺菜,蕺儿菜,蕺儿根,蕺耳根,侧耳根,折耳根。

所谓“折耳根”,追本溯源还是从蕺菜的发音而来,和人类的耳根并没什么关联。倒是李时珍提到了鱼腥草和脚跟的关系:相传吃鱼腥草对脚有害,小儿食蕺菜,常会感觉脚疼。药王孙思邈也专门说过吃鱼腥草对脚的害处,曰:“素有脚气之人食之,一世不愈。”

UUID: 9ec8eae5-bcbc-458d-a54e-7c6dc0e89c97

原始文件名: /home/andie/dev/tudou/annot/AI语料库-20240917-V2/AI语料库/博物公众号-pdf2txt/2014-2015年/2015-04-07_鱼腥草:制造口臭的口香糖.txt

是否为广告: 否

处理费用: 0.0041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