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哺乳类和鸟类中,大约每一万至两万个幼兽幼鸟中便会有一例白化病。其最显著的特征是眼睛。由于缺乏黑色素,眼睛往往呈现红色。根据美国全国白化病和色素减少症患者协会(NOAH)的统计,从1960年至2006年,共有68部影片中出现了对白化病人的污蔑和扭曲。白色是最“单纯”的颜色,一直深得各种文化背景的人们的喜爱。
对那些白色的动物,人们也是钟爱有加———各种医学和生物学实验室常用的大白鼠和小白鼠、温柔可人的大白兔、象征和平的白鸽、象征纯洁的白羊羔、英俊王子胯下的白马等等,数不胜数。人们青睐白色动物,从另一个侧面说明自然界中白色动物十分罕见。一万年前,除了生活在两极的动物季节性(如雷鸟和北极狐)或者永久的(如北极熊)拥有一身白色装扮外,地球上的其他地区难得见到白色动物的身影。
当人类开始驯养动物,我们对白色的这种偏好就显现了出来。通过一代又一代的选育,家养动物的毛色可以越来越浅,直至出现白色毛发个体。有时候,甚至不用花费很长时间,某些原本各种颜色的动物会在后代中突然出现白色个体。这里面很大一部分就是白化个体。白化症(Albinism)是一类以皮肤、毛发以及眼睛虹膜黑色素缺乏为特征的遗传病。
一般来说,白化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由于种种原因,患者体内的酪氨酸酶出现了异常,而酪氨酸是黑色素的前体物。所以患有这类疾病的个体虽然有正常的黑色素细胞,但是苦于没有原料,所以无法合成黑色素。这种遗传病在各种脊椎动物中都存在,在哺乳类和鸟类中,大约每一万至两万个幼兽幼鸟中便会有一例白化病。白鼠、白兔、白鸽其实就是白化种的动物。白化动物最显著的特征是它们的眼睛。
由于缺乏黑色素,它们的虹膜(也就是俗称的黑眼珠)颜色很浅,为淡蓝色或者淡紫色,而整个眼睛往往呈现红色,那是眼底血管中血液的颜色。白化发生在各类群的脊椎动物中。另外有一些突然变白的动物,虽然身体颜色很浅,但是眼睛(也就是虹膜)的颜色是正常的。这类变白的现象一般称为“白变症”(Leucism)。白变症是由于源自胚胎神经嵴的黑色素细胞本身缺陷造成的。
机体中绝大部分黑色素细胞都源自胚胎的神经嵴,但眼睛中的黑色素细胞则是例外,因而白变动物的眼色是正常的。缺乏黑色素给白动物带来了一系列的麻烦。首先是容易被晒伤,因为皮肤中的黑色素是抵抗阳光中紫外线辐射的最重要屏障。其次,它们的视力普遍比较差。而且不管是白化还是白变,黑色素合成或者黑色素细胞的迁移都是过于基础的生理过程,所以往往牵涉众多,造成多器官异常。在野外,白动物不受欢迎。
动物学家们观察到在某些企鹅和燕子的群落里,白色的个体会受到同伴的排斥。但在人类的圈子里,这些弃儿则往往成为明星。很多动物园以拥有一只白动物为荣。2003年去世的白色大猩猩“雪花”(Snowflake)曾是西班牙巴塞罗那动物园的镇园之宝,也是目前人类圈养过的惟一的白色人猿。
1991年,一头白化的座头鲸在澳大利亚东海岸被发现,迅速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人们给它起名叫“米迦罗”(Migaloo),在当地土语中是“白小伙儿”的意思。米迦罗的命运自然比它的前辈“莫比敌”(Moby Dick)好得多。莫比敌是一头白化的抹香鲸。它生活在19世纪早期。这头脾气暴躁的白鲸在掀翻无数捕鲸船后被人类捕杀,后来成为著名小说《白鲸记》的主人公。
人类如此钟爱白化动物,却对自己的白化同类并不宽容。白化病同样是人类的常见遗传病之一,发病率大约1/17000,每70个人中就有一人携带这样或者那样的白化基因。长久以来,由于特殊的容貌,白化病患者一直深受歧视。在各种文化里,白化病人往往被同巫术、邪恶、诅咒联系在一起。即便是今天,令人发指的对白化病人的迫害仍然不时地发生着。
在津巴布韦,人们传说与白化病人发生性关系可以治愈艾滋病,这造成大量白化病女性被强奸;而在坦桑尼亚,一名巫医最近被控在2007年3月至2008年4月间杀害了19名白化病人,因为人们相信拥有白化病人的部分躯体可以带来好运。与这些罕见的暴力事件相比,偏见和歧视是白化病人需要面对的最大问题。大众媒体,特别是好莱坞的电影为这种偏见和歧视的蔓延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根据美国全国白化病和色素减少症患者协会(NOAH)的统计,从1960年至2006年,共有68部影片中出现了对白化病人的污蔑和扭曲。这其中不乏大家耳熟能详的大片。比如《黑客帝国之重装上阵》中那对反派双胞胎兄弟:苍白的皮肤,浅色的头发和遮目的墨镜,这都是白化病人的典型特征。其他诸如《冷山》、《达芬奇密码》中,都有白化病人的形象,不是反派就是刺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