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不是思想禁区

作者: 莫笑鸾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日期: 2014-04-02

文章讨论了死亡的不可避免性及其对人们心理的影响,提出了死亡教育的重要性,以帮助人们正确面对死亡,减少对医疗系统的误解和紧张关系。

水灾火灾、地震海啸、交通事故、各类疾病等各类原因导致的死亡,总会经意或不经意间降临。不论家人还是我们自己,迟早都将会面对。而无论哪种原因导致的死亡,人们几乎都不愿意去面对,甚至有一种想逃避的情绪。因为一想到死,就会使人产生负面联想——悲伤、恐惧、诅咒等。悉数众多死亡原因,除了自然死亡与意外死亡,多数人都是病理性死亡,即身患疾病最终不幸死亡。

这就意味着,人们在生命的最后关头,多数都要与医院“打交道”。而“打交道”的最终结局无外乎两种:疾病缓解,生命延续;无医可治,生命逝去。当然,我们希望看到的是通过医务工作者的努力以及患者的配合,疾病得以有效治疗。可医学毕竟不是“万金油”,还有很多生命的奥秘有待探索,所以就必然会出现意外。

而现实中,一些人往往对医院的期望值太高,认为只要病人送到了医院,就进了“保险箱”,倘若患者死亡,便难以接受,甚至采取过激的行为,打砸医院、攻击医务人员。静心而论,患者在医院诊治中出现意外,家属产生情绪的波动在所难免,也可以理解。毕竟在我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生命神圣论”等文化观念深刻地影响着我们每个人。自然,死亡也就成为了我们国人思维的禁区。

人们不愿意提及死亡,不愿意面对死亡,但这并不意味死亡就可以避免。就如同西方格言所语:每个人必定都要死是确凿无疑的,而一个人何时何地死则十分地不确定。随着医学科学进步,人类的疾病谱已经悄然发生变化:由之前的以传染病为主转变为现在的以非传染病为主,特别是以心脑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为主的慢性病已经成为威胁人们健康与生命的主要疾病。

但医疗技术却远没有人们所期望的“无所不能”,很多肿瘤的发病机理尚未探明,治疗手段也处于摸索阶段。如果人们能够对死亡树立良好的心态,把死亡看成人类繁衍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之一,是人类存在的一种方式,而不仅仅理解为“临终”的结局。或许这样,才能减低人们对死亡的恐惧、树立积极的人生观,让生命更为有意义,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紧张的医患关系。

反观国外,早在半个世纪之前,一些国家便在学校开设死亡教育课程,以帮助个体认清死亡的现象和本质,积极地预防和应对各种死亡事件。比如,1963年,作为死亡教育发祥地的美国,首次在Minnesota大学开设死亡教育课程,之后陆续在中小学铺开,其传播形式包括图书、影片、视听材料等。在我国,台湾地区属于死亡教育的“先行者”。1997年,台湾成立了第一所生死相关研究所。

而大陆由于受到传统社会文化和心理的影响,人们忌讳谈论死亡,甚至连与“死”谐音的所有符号都尽可能地回避。比如一些楼盘没有带4的楼层,一些单位取消了带4的房间号。需要说明的是,死亡教育并不是一种指向死亡的教育,它是帮助人们以虔诚及理解的态度面对无法改变的死亡,它包含了死亡认识、死亡标准、死亡伦理、临终关怀等方方面面的内容。立足于我国逐步迈入老龄化社会的现实,死亡教育更具现实意义。

因为若按照正常的生命发展流程,年龄的增长必然会导致死亡的几率升高,人们与医院“打交道”的机会越来越多,也就意味着面对死亡的频率会增高。如果通过死亡教育,人们能够较为从容地面对死亡,而不再把死亡归咎为医务工作者的不给力,不仅对个人、社会有益,也会让目前紧张的医患关系有所缓和。遗憾的是,中国大陆在死亡教育方面极度缺乏。

这也正是导致癌症晚期患者自暴自弃,家属对弥留之际患者的手足无措……试想,当有一天孩子再问起什么是死亡的时候,我们不再避讳,不再觉得不吉利,而是客观地去面对、去讲解。这或许是死亡教育所期望的。

UUID: 3db97a28-66fe-41ed-a021-99e5ba7044eb

原始文件名: /home/andie/dev/tudou/annot/AI语料库-20240917-V2/AI语料库/中国科学报公众号-pdf2txt/2013-2014/中国科学报_2014-04-02_死亡不是思想禁区.txt

是否为广告: 否

处理费用: 0.0035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