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平实验室是⼀个新成⽴的机构,专注于基础和转化⽣物医学研究,以解决国家和全球所⾯临的重⼤挑战。2023年的10⽉下旬,在“DNA双螺旋发现70周年暨昌平实验室成⽴三周年国际学术论坛”上,实验室主任谢晓亮在致辞中提到。2020年10⽉24⽇,昌平实验室正式挂牌成⽴。“我们的主要特点是以国家战略为导向,以前沿技术突破为⽬标”,昌平实验室的副主任⾦勤献向《知识分⼦》解释。
仅仅论⽂是不够的,要做出真正“带来改变”的研究。要有基础研究,⼜要让基础研究成果不仅仅停留在纸⾯上、论⽂中,这就需要不简单以论⽂、专利、资历、奖项等作为⼯作⽬标,⿎励科研⼈员“研究真问题,真研究问题”。尤其解决那些关系国计⺠⽣、国家战略的重⼤问题,这是昌平实验室的⼀个重要⽬标。实验室成⽴后,迎来的第⼀个挑战是应对新冠病毒⼤流⾏。
⾦勤献介绍:我们组织了不同领域27位优秀科学家进⾏联合攻关,形成新增病例变异毒株取样、样本转运、病毒分离、全基因组测序、⽣物信息学分析、实验室验证的快速反应体系,以持续监测病毒变异情况,同时评估新型变异株对疫苗、中和抗体的影响……“我们在新冠病毒变异预测⽅⾯做到全球领先,靠的就是这种⼤兵团作战的科研攻关体系”。
在昌平实验室,除了进⾏科研⽅⾯的探索,体制⽅⾯的探索也正在进⾏,这⾥采取了灵活的⼈事制度,引进的领衔科学家包括从美国哈佛⼤学麻省总医院全时回国的刘河⽣教授,北京⼤学、清华⼤学等单位⽣命科学领域科学家通过双聘⽅式在实验室开展科研⼯作,还有⼀批优秀的⼀线临床专家也以双聘⽅式参与实验室⼯作。
过去的三年⾥,⼏乎每个周⽇,由实验室主任谢晓亮发起,昌平实验室新发突发传染病⽅向的领衔科学家都要聚集在⼀起召开例会,“要让⼤家了解整个研究的进度如何,其他⼈都在做什么,遇到了哪些困难?这对于合作⽽⾔⾮常重要”,⾦勤献说。
“科研机构往往有两个极端,如果完全按照规划,可能很难解决创新问题;⽽如果完全按照兴趣,则可能⽆法解决⼀些需要合作的重⼤问题,昌平实验室就是把任务导向和科学家的创造⼒结合起来”,⾦勤献说。
在昌平实验室,仅仅发表论⽂是不够的,要做出真正“带来改变”的研究,“资源是有限的,我们的⽬标仍然是解决战略性重⼤问题……找到各个领域最适合的科学家,提供相应的条件,⽤任务驱动、⼤兵团作战的⽅式去解决重⼤问题”,⾦勤献这样介绍到。在昌平实验室,科研⼈员们被给予了充分的信任,从⼈事到经费的使⽤⽅⾯,⽐其他科研机构都有更多的⾃由和便利。
此外,这⾥还有国际化的项⽬经理、有专业的HRBP、知识产权、法务团队,为科学家们提供专业的⽀撑和帮助。“我们把科研攻关能⼒作为承担科研任务的重要依据,不论资排辈,以结果为导向,科研⼯作做得越好,就可以给予更多的资源⽀持,让科研⼈员可以真正做到⼼⽆旁骛、专⼼致志,以此激励科研⼈员不断创新突破”。⾦勤献说。
与此同时,这⾥的研究计划,也有⾜够的灵活性,“很多科研机构的项⽬都是以年度为单位进⾏规划的,但我们⼤约每3个⽉会沟通⼀次,如果论证后认为项⽬原来的计划不合适,可以尽快调整”。昌平实验室注重实现从原始创新到现实⽣产⼒的转化。⾦勤献解释:“我们要做的是“0到10”的创新,既注重“0到1”的原始创新,加强基础研究,实现原理和技术突破,并进⼀步发掘具有“1到10”创新突破潜⼒的平台型技术,加速转化。
通过实践有组织的科研攻关,创新项⽬⽴项与动态管理,开展技术概念验证和临床价值验证,将科技成果转化前移到基础研究阶段,全⾯提升基础研究到临床应⽤的转化速度,加快实现原始创新向现实⽣产⼒的转化,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个既作为国家战略科技⼒量的重要组成部分,解决重⼤问题,⼜能充分发挥研究者们的能动性,激发他们的科研潜⼒的科研机构,运⾏3年,有哪些收获和启示,为此,《知识分⼦》专访了昌平实验室主任谢晓亮。
谢晓亮:三年来,作为国家战略科技⼒量的组成部分之⼀,昌平实验室致⼒于打造世界⼀流⽣命科学创新⾼地,已取得多项标志性成果,如⾸创⾼通量深度突变扫描技术,精准预测新冠病毒逃逸⾛向,领衔科学家曹云⻰为此⼊选《⾃然》杂志2022年度科学影响“⼗⼤⼈物”;快速打造国际最前沿的抗体研究平台,研发出现实中很难被病毒逃逸的新冠⼴谱中和抗体SA55,⽬前正在开展临床试验,此外新冠⼴谱疫苗的研发也在快速推进中;利⽤先进的基因组测序技术,在早期癌症检测⽅⾯取得可喜进展;采⽤个体化、靶向性的神经调控⼿段,⼲预重度抑郁症、⾃闭症等疾病……我们花了很多时间和精⼒来凝练布局重⼤科研任务。
伴随着基因组学、基因编辑、免疫治疗、机器学习等⼀轮接⼀轮的科技⾰命浪潮,⽣命科学的范式发⽣了根本性转变——从⼀个数据匮乏的学科⾛向数据充⾜、技术驱动的定量学科。昌平实验室正是以“技术驱动”为优势,不断致⼒于突破底层关键技术,解决重⼤共性源头问题。衡量我们⼯作的最终标准,是有没有占据⽣物医学前沿的制⾼点,有没有真正创造⽣产⼒,对国⺠经济产⽣有利影响,能不能造福百姓的⽣命健康。
在昌平实验室,不是以⼈来定任务,⽽是以任务来组织团队,通过聚集海内外顶尖科学家,集中优势科技⼒量开展协同攻关。⽬前上述⽅向的研究⼯作进展顺利,并取得可喜的初步成就。我们也会根据国家重⼤需求和国际科技前沿进⼀步调整重⼤科研任务,⼒争产出⼀批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重⼤科技成果。昌平实验室在引进海外知名科学家的同时,⾮常重视培养⾃⼰的⻘年科学家,⽀持⻘年⼈才挑⼤梁、当主⻆。
让年轻科学家可以充分发挥⾃⼰的创造⼒和⽣产⼒,⿎励他们在年富⼒强时就做出真正重要的原创科技贡献。昌平实验室科学家的重要特质包括:(1)家国情怀;(2)⽢坐冷板凳、啃硬⻣头;(3)宽⼴的国际视野。我们本次论坛所纪念的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就是国际合作的典范。1953年2⽉,沃森、克⾥克受威尔⾦斯和富兰克林关于脱氧核糖核酸(DNA)的X射线晶体衍射数据的启发,推断出DNA应为双螺旋结构。
伟⼤的科学发现不是属于某个国家,⽽是属于全⼈类的。尤其在⽣命科学领域,开放合作尤为重要,例如在新冠疫情暴发期间,我们就公开了新冠病毒变异研究的数据库,得到国际上的⼴泛认可。三年的新冠疫情严重影响了我国在科技⽅⾯的国际交流,⽬前正是恢复和加强国际合作的重要窗⼝期,我们应当抓住契机,加强学术和⼈才交流,打造国际互通、⽣机勃勃的科技创新⽣态。
我们⽼⼀辈的科学家在近代中国动荡坎坷的时代、艰苦卓绝的条件中,筚路蓝缕,为我国的现代⽣物学的奠基与发展贡献了不朽的功业。但限于过去极其有限的教育和科研条件,我国⽣物学家对世界的重要贡献还很有限。如今时代不同了,我们国家已经是世界第⼆经济⼤国,国家对科技发展的重视和⽀持前所未有。科技的强⼤是我们⾯对⼀切变数的底⽓。
昌平实验室的使命就是引进培养⾼端⼈才队伍,提供关键科技⽀撑,满⾜国家重⼤需求,为世界⽣命科学发出中国声⾳,做出中国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