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成都2岁女童遭烈犬咬伤昏迷的事件令人揪心。狗与人类共同生活的历史是所有哺乳动物中最漫长的,作为宠物的陪伴犬常被认为是已经被驯化的品种。那为什么我们依然会在一些看似意外的情况下被狗攻击?狗的品种是攻击伤人的决定性因素吗?
实际上,陪伴犬的攻击行为一直是动物行为学家们的研究课题之一。尽管研究数量有限,但已有证据表明,我们对“攻击人的狗”的理解和判断可能存在一些误区。
误区1:避开“好斗的狗”,就不会被咬。当一只狗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大部分人可能会立刻开始判断这是一只“好斗的狗”,还是一只“乖狗狗”。可能有些人在几十米外就能“凭经验”看出对面的狗是脾气不佳还是乖巧无害。如果是前者,尽快避开就能安然无恙。
真相1:是狗就可能咬人。不幸的是,狗的攻击性不是一种“固定特征”。英国布里斯托大学的动物行为学和福利学家Rachel Casey和同事获得了近4000名在家庭中饲养宠物狗的居民的问卷调查数据,分析了伴侣犬在面对主人或陌生人时出现攻击行为的风险因素。该研究发现,与人类共同生活的狗没有“安全”或“不安全”之分,它们是否表现出攻击行为,更多地取决于当时的具体情况,而不是面对什么人。
研究者表示,动物行为学领域内一直存在一种假设——狗的攻击性是在特定情况下感受到某种威胁时产生的,不能被看作是这种动物的整体特征。这项研究的发现支持了这种观点,例如一只宠物狗可能会在主人接近它的食物或玩具时吠叫、咆哮甚至咬人,但在面对出现在家庭中的陌生人时却很平静;还有一些宠物狗在主人眼里是不折不扣的“恶魔”,但走在街上面对陌生人时却能把尾巴摇上天。
不过,这不代表我们无法掌握狗的行为规律:它们在感受到压力或威胁的情况下,攻击性会呈现阶梯式的逐级增强。英国兽医学家、临床动物行为学家Kendal Shepherd在一本关于犬类行为的手册中,将狗的攻击行为按照反应强度总结成了一份清晰的图示。
Shepherd指出,虽然用鼻子嗅探、转开头部、蹲坐或走开等看似是犬类的良性反应,但我们不能排除这些行为可能是由于狗自身感到了某种不适,如果继续纠缠,它的攻击行为可能升级,最严重时导致暴起伤人。对此,Casey表示:“我们需要知道,在某些情况下,任何狗都可能具有攻击性,这是规避被狗伤害的关键。
”她建议,在没有事先向主人了解情况的时候,不要接近一只不熟悉的狗——即使它被打扮得特别精致可爱,看上去毫无攻击人的可能。
误区2:某些品种的狗=攻击人的狗。在犬类伤人事件发生后,狗的品种常常是舆论关注的焦点。某些特定品种(尤其是大型犬)或者血统不纯的杂交犬尤其危险。
真相2:没有证据表明,狗的品种和血统能为其攻击性背书。
某些种类的陪伴犬的伤人记录确实比其他种类更多,但这可能是由于这种品类在受害者社区内更流行,主人的对待方式(用作斗犬),以及报告偏倚导致的。美国兽医协会曾在2014年对与严重咬伤有关的犬类品种做过文献综述,发现德国牧羊犬、杂交犬、斗牛犬、罗威纳、杰克罗素梗等种类最为突出。然而,该综述指出,特定犬种的伤人事件增多与该品种的流行高峰、流行区域性等因素存在关联。
例如,美国犬业俱乐部对罗威纳犬的注册曾在1990年至1995年间出现了一个明显的高峰,紧接着,在美国1990年代末至2000年代初犬类咬伤导致住院的病例里,罗威纳就“荣登”咬人清单第一名。在意大利罗马,獒犬被认为是最危险的品种,但该地区的咬伤事件中并没有出现这类犬种不成比例的增多。而在加拿大某些地区,雪橇犬哈士奇成了致命袭击的罪魁祸首。
Casey的研究也支持这一观点。她和同事比较了面对主人、在家庭内面对陌生人和在户外面对陌生人这三种情景下不同品种的陪伴犬的攻击性。他们发现,狗的品种会对攻击风险产生影响,但仅根据品种就对特定犬只的攻击性风险进行假设是不合适的,因为狗的来源、绝育状况、年龄、训练经历、社会化历程等多种因素都会影响狗的攻击性。研究者强调,攻击性不一定与狗本身的特征直接相关,也可能受到主人的品种选择偏好和对待方式的影响。
令人心痛的是,儿童,尤其是幼儿,往往是狗咬伤的最大受害者。根据活跃在美国及欧洲的非营利组织BlueDog信托基金会的数据,约75%狗攻击儿童的事件发生在家中,受害者年龄范围约为3~7岁。另一项研究显示,在澳大利亚,0~4岁的儿童是最有可能遭受严重咬伤的年龄段。除了体型因素之外,无法正确判断狗的攻击性是导致儿童更容易被狗伤害的重要原因。
一项来自PLOS ONE的研究发现,4岁的幼儿在识别狗的图片时,会将愤怒的狗露出牙齿的照片理解为友好的微笑,成年人和6岁的儿童则不会产生这样的感受。还有研究指出,儿童无法正确识别狗的阶梯性攻击性表现,并且在与狗互动时更倾向于靠在狗身上,这都会导致被攻击的风险增加。因此,儿童与狗的任何互动,都应该在成年人的密切关注下进行。
面对愤怒的狗的图片,4岁幼儿的情绪反应更积极。
不可否认的是,狗的品种决定了它们的体型和力量,即便没有证据证明大型犬没有比其他种类的狗攻击性更强,但如果发生咬人事件,它们造成的伤害性就会更高。对此,多数国家的做法是禁止或限制饲养某些特定品种的狗。但一些动物福利研究者对此持不同看法。他们认为,根据头骨宽度和腿长,而不是行为表现来决定一只狗的命运,这种做法忽视了动物权益。更重要的是,养犬禁令并不能有效减少犬类攻击。
如果官方对一些特定品种颁布禁令,反而可能增加这类犬种的吸引力——越不让养,就总有人想要养。在这种环境下饲养,只能让狗变得更加危险,因为它们受到的对待可能更加严苛,会使攻击行为更有可能发生。
Casey认为,“恶犬伤人”的责任其实在于我们自身。这名动物行为学家使用了一个很贴切的比喻:在车祸中,高速汽车更容易造成较大的伤害,但我们并没有禁止高速汽车上路。
在现实社会中,社会的做法是降低驾驶员可能构成的风险,不论他们驾驶的是哪种汽车。每个开车的人都要接受驾驶培训,只有通过理论和路考才能上路;我们也拥有一套完整的驾驶行为规则来降低事故风险,并且有一系列法律条款能够保证这套规则得以执行。对于犬类攻击事件来说,这套逻辑可以通用。人类选择将狗带入自己的生活,那么就应该为此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