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解决中国式过马路的问题,首先要解决中国式马路的问题

作者: 戴继锋

来源: 格致论道讲坛

发布日期: 2023-08-11

戴继锋在格致论道讲坛上分享了中国城市交通规划中的人性化问题,强调了在交通规划中应更多考虑行人的需求,而非单纯追求车辆通行的便利。他通过个人经历的故事,指出了当前城市交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应优先考虑行人和非机动交通的设计理念,以提升城市交通的温度和人情味。

要解决“中国式过马路”的问题,首先要解决“中国式马路”的问题。戴继锋,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副院长,格致论道·湾区。

大家好,我是戴继锋,来自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非常高兴能够来到格致论道讲坛。我的专业是城市交通规划。但是今天,我想从一个非专业的角度,以一个普通市民的视角,来和大家分享一下在交通规划里怎样才能更有人情味。

先从我自己亲身经历的两个小故事开始。第一个故事是我前些年在北京的时候,办公室楼下的一条道路刚刚经过改造。改造的方案很简单,大家一看就能够明白:把绿化带打断,之后在原来的自行车道上增加一条机动车道,专门用于右转弯。那么,这样做了之后,会带来什么问题?

上面这三张是我连续拍的照片。照片里的那位过马路的老人家,从他开始过马路,到他抵达安全地带站稳,要经过多长时间?我有时间的记录,从马路的中间位置到他站稳是15秒,可以推算全过程应该大约是30秒。我们都有老的那一天。虽然那辆公交车规规矩矩地等着老人过马路,但是我们设身处地的想一想:如果这个老人换成是你,当你成为一个70岁的人,一车人都在等着你过马路,万一你着急摔倒了怎么办,谁来扶?

所以我就想,穿越这条3米宽的机动车道需要30秒,这条右转车道真的有必要吗?这可是早晨8点半的高峰期,但我们从照片中可以看到这条路并不是很堵。所以能不能不增加这条右转车道,把空间还给我们行人和自行车?我觉得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于是我立刻冲下楼,拍了这样一组照片。从我的视角来看,自行车和行人都非常不方便。上面这三张照片中,红线圈出的骑车人要歪着身子,扭着头看边上有没有车会过来撞到他。我相信大家都经历过类似这种情况,这很难受。

第二个故事也发生在我身边。当时我夫人要送我们家的小朋友去上学,正常的路径就是下图中绿色的路,骑车经过湖边走林荫道,非常舒服。这个情况已经持续了大概六七年,我们已经习以为常。

前一段福建发生疫情之后,突然这个地方的校门(紫色部分)被关住了。怎么办呢?我们只能从北门绕,多绕的1.5公里路程成了我们的噩梦之旅。我夫人给我描述这个过程,她骑着电动自行车,后面带着孩子,在一条7米宽的路上跟小汽车、公交车、自行车和行人闪转腾挪,肉搏战一样通过这1.5公里。

后面我们想能不能不走这条路,放学后蹭同学的车回来。结果崩溃了,3公里的路要走一个小时,全家都忍受不了。这是我后来补拍的他们经历的这么一个小通道,边上还有工地,想要顺畅通行是非常困难的。我相信这样的环境,大家可能都忍受不了。

最近,我在出差途中收到夫人的一条短信,她跟我说:“幸福来得太突然!”我心想,我最近没有做什么好事吧,也没有买什么礼物给她,怎么发这个短信给我?她又说:“我们家边上的那个校门开了,我们又恢复正常的通行路径了。”这么一个回归正常的情况,怎么突然一下子就变得这么幸福呢?

这两个故事让我想到,三四十年来,我们经历了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但在这个快速发展的过程当中,我们对车的需求关照得实在是太多了,反而对于我们每一个活生生的个体需求、千差万别的需求,考虑得不够。

城市交通的初心是为了谁?那么,我们就要冷静地想一想,在当前这个阶段,我们城市交通的初心到底是为了车,还是为了人?很明显,我们应该为人多考虑一些。我和我的团队一起进行反思时,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在2015年的时候我们研究过,接近60%的城市是带有环路的结构,为什么是这样呢?从车的角度来讲,环形和放射形的线路组合起来便利性是最高的。而对于人、自行车和公交车而言,更希望是直达、直联和网络化的。

很多城市的道路之所以会形成环这样的形态,原因之一就是我们长期以来对小汽车的需求考虑过多。在这种发展模式下,大量开车人看不到的细节也更多被我们忽略了。这张照片是我拍的,大家乍一看好像没有什么问题,但是请看红色圈标记的地方。如果下雨的时候,这里是不是积水最多?雨大一点的时候,公交乘客有可能要趟着一条小溪才能上车,这个情况开车人是注意不到的,所以就会出现这种尴尬的情况。

还有这张照片,我在正常过马路的位置上,却看不到对面是红灯还是绿灯。我不知道该不该过马路,所以只能跟着其他人走了。怎么样才能看到红绿灯?就得像这个路人一样。他得歪着身子、扭着头、伸着脖子,才能看到对面的红绿灯。“哦,是红灯,我不能过马路”。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很简单!把红绿灯从斑马线的一侧挪到另外一侧,就没这个尴尬的问题了。

很多朋友可能也都知道,我们前些年经历过一个热议的话题——“中国式过马路”。有人说我们中国人不文明,但其实当年很多交通专家已经讨论说,应该先解决“中国式马路”的问题,才有可能更好地解决“中国式过马路”的问题。这也是我拍到的,一个城市为了增加一个机动车位,把生长了几十年的大树砍了。如果用一个词描述这件事,我觉得这就是“败家”,真的太可惜了。

问题究竟出在哪?首先,我们在机制上需要做一些调整。

这还是我长期观察的一条马路。大家看一下下面左边这张图,2005年的时候,这个路口正常过街没法看到红绿灯。为什么看不到?因为前面有一根杆子把红绿灯严严实实地挡上了。到2015年,它终于做对了,把红绿灯挪到另一侧。我就想,这么一个简单的事情,又不是什么高精尖的技术,为什么要花十年才能把它做对?我相信一定不是我们技术能力的事情,更多的是我们的机制上有问题了。

下图也是我的亲身经历,我正常过马路的位置正对着这么一个1米高的台阶,台阶上是一个人气非常旺的江边公园。我想各位要翻越这个1米高的台阶应该问题不大。但是江边公园里有很多老人,当我们六七十岁的时候,谁能有信心一定能翻上呢?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这个台阶的根部位置,就是我们规划设计当中的道路红线。这根红线以内是市政道路团队的设计范围,红线到江边是景观园林团队的设计范围。

两个团队各自会做得非常完善,但是问题恰恰出在两个团队方案拼在一起的地方。这条只有在图纸上才能看得到的红线,却在现实当中成为我们难以逾越的鸿沟。这种情况也需要在机制上进行调整。

此外,我们对于一些技术标准还存在争议。下面这张照片来自于我的朋友,照片中骑自行车人等红绿灯的时候,都不愿意到停车线那里,为什么?因为现在等候的那个地方有林荫。等绿灯一亮,大家骑上自行车快速冲过路口,可想而知危险隐患有多大。这仅仅是因为我们的路口少种了几棵树。交叉口能不能种树,这已经成为专家学者争论很多的一个话题。

一个正常的交叉口是由四个圆弧组成的。如果圆弧的半径越大,右转弯机动车的速度就越快,同时这个路口的面积会更大,行人过马路的距离就会更长。相反,如果这个半径越小,右转弯的速度就会慢下来,行人过街的距离就会缩短,行人的安全就会提高。所以,这个半径到底应该是大还是小也存在着争论。

通过刚刚的介绍可以知道,我们的发展模式、工作机制以及技术标准等,都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争议。那是不是这个事情就无解了呢?我们的交通就没办法人性化了吗?其实不是。这是一个让我特别感动的文件:2013年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这也是我目前能找得到的国家政策文件里,较早出现“步行和自行车”字眼的文件。文件里面明确提出,城市交通要以“行人优先”。

我们在此之前提的是什么?大家都知道,更多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什么意思?开小汽车的“人”算不算“人”?坐公交的“人”算不算“人”,骑自行车的“人”算不算“人”。那么,以人为本到底以哪个“人”为本?这次的文件明确提出来“行人优先”,就是要把走在路上的行人放在第一位考虑,这让我非常感动。从这个文件开始,我们国家后面的各类政策中对行人、自行车、公共交通的关照越来越多。

下面是深圳的一个案例。

深圳华侨城在深圳属于品质很高的小区,我跟他们的设计师交流的时候,他们给我提了一个非常好的理念:内部的道路交叉口一定要做成“Y字型”或“丁字型”。我说为什么,我们通常的理解是十字型交叉口的效率才高啊?他说,“丁字型”或“Y字型”交叉口,行人只需要一次穿越机动车道就能到达目的地。我一下子就明白了,这是真正以行人优先来考虑的设计方案。

这也就奠定了20年前设计的小区,到现在为止还是深圳非常有品质的一个社区,这是它的基因所在。

我们中规院20年来一直在跟踪东莞松山湖的工作。大家看下面这张照片,这是它施工过程中的图片。当年要按照常规的规划设计,那个小山包可能就留不住,这条路直接就穿过去了。但是我们坚持一定要把它留下来,把路一分为二,绕着走。

松山湖现在成为很多珠三角市民周末愿意去的一个休闲的地方,与当年我们坚持留下大量这类兴趣点是有很大关系的。所以我们非常推崇这样的理念,就是“要把城市轻轻地、轻轻地放在这个环境里”,不要破坏环境的基底。

我们院在北京市南中轴的规划设计工作中,为了更好地创造行人、自行车的通行环境和空间,压缩了一条机动车道,把行人的空间从4米扩展到了7米,步行和自行车的交通环境得到改善。

这是我的朋友提供的重庆山城步道的照片。重庆的山很多,关心老人、关心儿童,都是从这些细节上体现的,而不是夸夸其谈的口号。

我们院在海口承担了类似的工作。左图是它原来的情况,这个路口的行人、自行车、机动车干扰比较严重。中间的这张图是第一次改造方案,具体细节不跟大家讲了,效果一般,行人、自行车、小汽车秩序还是比较乱。后来我们给海口市做了新的改造方案,也就是右边这张照片。

做了改造之后,变成一个常规的路口,现在很多市民反映“很好啊,我过马路很方便啊”。我们对这个路口改造方案的理念就是先把行人和自行车流线设计好,机动车的流线去避让它,这样就不乱了。这个原则确定之后,就很容易确定最终方案。之前的方案更多是先考虑车怎么走得顺畅,然后再考虑人和自行车的需求。

展示了这么多细节问题和标准方面的讨论,那我们规划师和设计师在做规划方案的时候,是如何考虑这些人性化的需求呢?

我们更多是用两条腿把它丈量出来。这张图来自北京工业大学熊文教授,是北京一个接近9平方公里的道路图。当我们正常开车在路上的时候,能感受到的只有那些黑色线条的路。当我们用两条腿丈量的时候,才能看到那些彩色线条代表的更细、更密的胡同、里弄和巷子。但是恰恰这些巷子要么是缺一盏路灯,要么是地面铺装不平整。总而言之,步行环境不好。所以,如果能把这里的步行环境做一个全面的提升,居民的幸福指数会大幅度改善。

我们丈量城市的时候,也要考虑小汽车的需求尤其是停车的需求,不能说步行、自行车重要,我们小汽车就不重要了?也很重要。我们老百姓现在有钱了,要买车在家里面,晚上停车的地方是刚性需求,必须得停。

所以我们在做一条路改造的时候,周边停车是一定要重点考虑的。我们必须得早上去走一圈,中午再走一遍,夜里再看一下,把这里的停车需求都摸清楚,之后才知道哪些停车我们必须满足,才能把这个环境细致整理出来。

刚才提的交叉口半径的事,也是我亲身经历的一个故事,这是十年前的事情了。我们提出要把那个路口的半径缩小,可是设计单位不同意,就说这个不符合设计规范,不能缩小。如果要缩小,就得我们承担责任。最后我说:“那行,你把图纸拿过来,我们盖章,我们承担责任”。这张图片就是建成后的效果,半径不到5米。如果按照原来技术标准,半径可能得10到15米。

这十多年来,我没听到任何因为半径太小造成秩序混乱或者交通事故的情况,反倒不断听到这个路口秩序很好的评论。

我们之所以有底气把半径压下来,敢承担这个责任,是因为我们在现场做了很多试验。我们拿最难转弯的车在现场试验,最后发现,其实半径压缩下来后没有问题,不会干扰太多。

前些年我也很有幸主持编制了我们国家的《城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规划标准》。这是我国在这方面的第一本国标,把刚才所反映出来的一些困惑、一些问题做了部分的解答。我也真心希望我们国家出台这本标准之后,能够给我国的行人和自行车交通、人性化的交通,带来更大的改变。

最后,我们的规划师、设计师在做交通规划的时候,需要把握尺度,掌握精度。但是我们这些人发自肺腑更想要强化“温度”,用一个充满人情味的方式,来做好城市的交通,让我们这个城市更加美好,我们的生活更加有品质。我的分享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UUID: b0f5c83c-9754-43bb-986e-34ecb4c45a0d

原始文件名: /home/andie/dev/tudou/annot/AI语料库-20240917-V2/AI语料库/格致论道讲坛公众号-pdf2txt/2023/格致论道讲坛_2023-08-11_要解决“中国式过马路”的问题,首先要解决“中国式马路”的问题戴继锋.txt

是否为广告: 否

处理费用: 0.0245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