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良医”刘彦随:没有实践,哪来创新

作者: 刘如楠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日期: 2023-08-04

刘彦随,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主任,通过多年的实地考察和科学研究,成功将荒沙变为良田,并在黄土高原沟道治理中取得显著成效,获得第三届“全国创新争先奖”。他的研究不仅改变了家乡的面貌,也为国家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提供了科学依据。

刘彦随在毛乌素沙地现代农业双优工程观测研究基地。受访者供图炎炎夏日,陕北黄土高原上,玉米、大豆、马铃薯郁郁葱葱。而在10多年前,毛乌素沙地作为黄土高原向内蒙古高原过渡的地区,还是茫茫流沙。站在地头,望着眼前的万亩农田,一幕幕场景浮现在刘彦随脑海中:火辣日头下家乡亲人劳作的身影、西北风吹得人满嘴是沙、饿扁的肚子常常咕咕作响……“我是村里第一个大学生,说是‘全村的希望’也不为过。

当初想着改变家乡的贫穷面貌,如今看到了巨大转变,这比得了奖更让我高兴。”刘彦随对记者说。

近日,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主任、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刘彦随获得第三届“全国创新争先奖”。接受采访时,他刚从黑龙江、内蒙古、陕西等地考察归来。20多年来,他每年有一半时间都在考察各地乡村中度过。“创新是实践的积累,没有深入的实践就难以创新。”刘彦随说。探究成土原理,荒沙变良田。

刘彦随已经记不清这是第几次到陕北高原考察了,有时在荒沙地一跑就是一周。中医讲究望闻问切,对他来说则是观察沙地变化、询问当地老乡、取样进行化验、田间种植试验,他想知道连年“沙进人退”的病根到底出在哪儿。他考察发现,适宜耕种的土地通常透气保水,但当细小的黏粒物质被风吹走后,只剩下较粗的沙粒物质,就会形成沙地甚至流沙,导致土地空隙大、黏性差,存不下水和肥。

如果利用物质结构的互补性,把黏土加入沙地里,问题不就解决了吗?问诊沟道治理,造地惠民生。在陕北高原,刘彦随带领团队不断探索新技术工艺,不仅将荒沙变为了良田,还将水毁严重的沟道也变为了良田。2012年,他到延安黄土丘陵沟壑区调研,当地百姓纷纷反映:“以往的坡地都植树造林了,现在各村普遍面临缺地少粮的问题!

”原来,自从1999年实施西部大开发政策后,延安退耕还林达910多万亩,常年耕种的坡耕地转为了生态用地。如何把专业理论推广到实际应用中,是他思考最多的问题。“面对困难,如果知难而退,就被难住了,如果知难而进,相信办法总比困难多。”刘彦随说。

“创新首先需要传承,传承前辈的科学研究、继承前辈未竟的事业。从无到有是创新,从有到优、从优到特也是创新,创新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一个延续递进的过程。”刘彦随说。这天,领完“全国创新争先奖”回来,刘彦随把绶带和证书收起,立即投入到工作中。接下来,他计划带领团队开展黄河流域人地系统科学考察,继续探究一线问题,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UUID: d8274665-f5a4-4b1d-939b-d6ca11ccd55f

原始文件名: /home/andie/dev/tudou/annot/AI语料库-20240917-V2/AI语料库/中科院之声公众号-pdf2txt/2023/中科院之声_2023-08-04「转」_“大地良医”刘彦随:没有实践,哪来创新.txt

是否为广告: 否

处理费用: 0.0054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