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常在半夜醒来后查看手机,无论是为了查看时间还是浪费时间。虽然这种急性光爆发确实使再次入睡变得更加困难,但西北大学的一项新研究表明,它不会干扰身体的整体昼夜节律。研究人员首次直接测试了短脉冲光如何被大脑处理以影响睡眠。他们发现大脑的不同区域负责短脉冲与长期暴露于光。这一发现挑战了广泛接受的长期信念,即所有光信息都通过大脑的视交叉上核(SCN)传递,该核同步身体的睡眠/觉醒周期。
在光进入眼睛后,称为内在光敏视网膜神经节细胞(ipRGCs)的特殊神经元将光信息传递到大脑。在西北大学的研究之前,研究人员普遍认为所有光信息都通过SCN,一个被称为身体“昼夜节律起搏器”的密集区域。为了进行研究,Schmidt和她的团队使用了一种仅具有ipRGCs投射到SCN的转基因小鼠模型,但没有其他脑区。因为小鼠是夜行性的,它们在暴露于光时会入睡。
然而,实验中的小鼠在夜间暴露于短脉冲光时保持清醒。小鼠的体温,这也与睡眠相关,也没有对短期光做出反应。小鼠保持了正常的睡眠/觉醒周期和体温的正常节律,这表明它们的整体昼夜节律保持完整。这有助于解释为什么一夜的睡眠不安和手机凝视可能会让人在第二天感到疲倦,但对身体没有长期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