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论文抢不到,千刊一面缺特色!你会给高校学报投稿吗
中国科学报记者温才妃报道,东部某高校学报(自然科学版)主编黄攸之(化名)有着30多年办刊经验,面对优质稿源流失的现状,他无可奈何也实在不甘心。黄攸之提到,私下里学报同行都向教师询问为何不投稿,得到的回答是评价机制的问题。许多教师认为,虽然辛苦做的研究在学报上发表,但学校对科研工作量和职称认可度却很低,甚至没有用,因此不愿意投稿。
近年来,国家号召把优秀论文发表在中文期刊上,破五唯的声音也在持续。然而,唯SCI(科学引文索引)论文评价标准的惯性依然存在。黄攸之表示,最好的稿件流向国外顶尖期刊,次之流向国内专业期刊,最后才流向学报。
记者随机采访了两位研究生,发现他们对投稿学报的态度普遍消极。一位材料学的博士生表示,学校有发SCI论文的要求,通常会根据影响因子选择投稿,而大学学报的内容质量参差不齐,难以辨别学科优势,因此一般不会投学报。另一位教育学硕士生则提到,投稿时会观察同行的选择,担心学报优先发表校内稿件。
曾几何时,学报是知名学者发表处女作的地方,但如今这一盛景难以复现。1906年,东吴大学创办的《东吴月报》成为我国高校最早的学报,历史上学报一度集中在科研实力较强的高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999年高等教育大扩容后,名校办刊被打破,许多新批学报被算作正式出版物,导致高校确立了一校一综合性学报的格局。
尽管国外有成功的综合性期刊,但中国的学报却呈现出“全散小弱”“千刊一面”的局面。教育部曾试图通过名刊工程等政策补救,但由于学报体制的制约,效果有限。张铁明指出,国内许多专业期刊优势明显,而高校综合性学报的处境则显得尴尬。
在评价标准的影响下,学报越来越热衷于追逐高影响力的文章,导致选题偏向宏观,投稿者更关注热点。陈星表示,越宏观的文章引用率越高,而一些微观研究则容易被拒稿。这种现象对学科发展格局产生了负面影响。
然而,学报在学科交叉和融合方面仍有先天优势。张铁明认为,不同层次高校的学报建设目标应有所不同,普通院校的学报可以聚焦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成果转化。学报应提升学术引领力,聚焦适合自己的领域,持续耕耘。
面对数字化挑战,学报需要适应新的阅读方式,呈现研究成果的方式变得更加重要。尽管一些头部高校取消了研究生论文发表的要求,但师生仍愿意选择优秀的学报发表成果。张铁明期待主管部门能提供发展方向和目标,以促进学报的健康发展。
内容为王是媒体传播的铁律,未来学报的发展可能呈现出橄榄形的结构,质量上乘和质量不佳的学报是少数,大量学报处于居中状态。谁能在未来分一杯羹,仍需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