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科普文学领域的一次“深潜”

作者: 高仲泰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日期: 2023-03-24

高仲泰创作的纪实文学《深潜:中国深海载人潜水器研发纪实》是他科普领域的第一部作品。通过多年的跟踪采访和深入研究,他详细记录了中国载人深潜器从起步到成功的历程,展现了科学家们的努力和国家的科技进步。书中不仅涵盖了深海探索的技术细节,还包含了许多感人的故事和科学家的个人经历。

纪实文学《深潜:中国深海载人潜水器研发纪实》(以下简称《深潜》)是我创作的第一本科普作品。我从事文学创作多年,基本上以写历史题材小说、非虚构纪实作品为主。而《深潜》可以说是我科普领域的“处女作”,一次可能会改变我创作方向的尝试。之所以会闯入这个对我而言相对陌生的领域,并非是出于我的一种“科普自觉”,当然也不是出于一时兴起或者所谓的灵感闪现。应该说是有一定缘由的。

10多年前,我怀着敬畏的心情跟踪采访了载人深潜器“蛟龙”号、“深海勇士”号、“奋斗者”号的研发和海试。从起步到不断探索、成长,最终“奋斗者”号抵达马里亚纳海沟万米之下。这宣告了中国从落后于世界先进技术水平50年的跟跑者成为领跑者、站到了世界海洋科考工程尖端设备的前沿。新闻记录了载人深潜器的研发之路、科学家的努力奋进留下的每一个脚印。

我参与策划和采写了多少篇报道、人物特写已记不清楚了,但当时的振奋和自豪一直难忘,通过我们的笔引发读者的热烈反响亦铭记在心。徐芑南、叶聪等科研人员渐渐为人们所熟知。这么多年过去了,三台载人深潜器的应用消息不断传来,一举一动都牵动着我的心,但我并未产生用这个题材写书的念头。也许是水到渠成,也许是瓜熟蒂落,一个偶然的阅读引起了我的思考。这是一本关于深海探索的国外著作。

其中谈到日本载人深潜器发现了海底稀土,以及深海的黑烟囱、白烟囱所产生的高温海水中不可思议的生命现象等,引起了我强烈的兴趣。回顾自己以前的报道,我觉得深度和广度不够,对于海洋知识尤其是深海科考应用方面的报道欠缺了一些。我还发现,对于这样一个事关国计民生、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核心技术的科技项目,由中国科学家自主创新取得突破背后的故事,居然没有一本书进行全面的叙述。

记者们的报道也只是停留在表层上,而作家们似乎“视而不见”。这让我毅然决定创作一本书,以完整地讲述跨越了30年的潜水器和载人深潜器的设计、制造、海试和科考的历史,为读者展示深海生物、深海地形、深海奇观等内容。当时,我并没有意识到这是一部科普作品,只认为它是一部重大题材的纪实文学。还原这一过程、弥补这方面的缺憾、填补一个空白,是我创作这部非虚构作品最重要的因素。

毋庸置疑,这一主题是值得撰写的,大国重器所折射的探索精神、民族志向和时代创造力强大有力,而世界百年变局叠加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因而这个典范的弘扬更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但有一个事实,我在这方面的知识积累满足不了创作的需求。要写好这本书,既要热情勇敢,又要谦卑。热情勇敢就是要大胆地去磨,跟自己较劲,拓宽思路;谦卑就是知道自己的有限,要去挖掘、钩沉、发现新的资料和细节,学习专业知识。

因而,在某种意义上,我的写作是一次在科普领域里的“深潜”。为此,我翻阅了历年来所写的新闻报道和特写,也阅读了重要媒体的报道。这是一种回望、一种重温,找回当年的激情,从中获得灵感和力量。我再度对相关人士进行采访,与当年的采访相比无疑是有些难度的。

中国工程院院士、“蛟龙”号总设计师徐芑南年事已高,身体不怎么好,打扰他不太合适;叶聪年富力强,但他升任了副所长,负责技术工作,肩负重任,工作繁忙,无暇接受长时间的采访。鉴于这种情况,我采取电话、书面的形式采访,或者在他们参加某个会议时,见缝插针地进行“突击”性采访,并设法调取他们在各个场合的讲话视频和录音以储备素材。

我还千方百计听专家和参加项目设计、制造、实验和海试的工程技术人员讲课,在他们讲课结束后进行采访。这些专访极大地深化和丰富了我对研发过程的了解,增加了新的感性认识、拓宽了视野,特别是获取了许多感人的细节。在写作或修订过程中让我饱含热泪,例如本书的推荐人汪品先,他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海洋地质学家,是世界上年龄最大的乘坐中国载人潜水器深潜的科学家。

他和我通过电脑交谈、沟通,字里行间显现出豁达、乐观、对海洋科学传播的不懈热情。我看过他的许多短片,其中最让我感动的是央视记者王宁采访他的情景。下雨天,已86岁的他和王宁一起穿着雨披骑着自行车去学校,他在拥挤的马路上骑得很快,车技娴熟。以至于年轻的王宁说:“汪老,我追不上你了,我觉得你还是步行比较安全。”汪品先回答:“我已习惯了,骑自行车比步行快十几分钟,这点时间我可以多做点事。

”还有叶聪,每次下潜归来,他出舱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给父母发电报:爸妈,我平安回来了。这些细节,我都尽可能地写进书中。载人潜水器是项宏大的系统工程,它的背后有遍布全国各地多个部门的工作人员在为它付出智慧和力量。我要从各个角度寻找代表人物,写出他们的性格、精神、表情和内心活动。虽然难以做到采访所有人,但能通过搜索资料和间接采访知情人等方式来了解他们。

这需要深入、需要时间,更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和不厌其烦的探索。这本书涉及大量专业知识,我不得不通过阅读专业书籍来适应写作的需求。科幻作者刘慈欣解释他的思想实验时说:打蛇要打七寸,一个文明的“七寸”是什么?刘慈欣给出的答案是科技。那么科技的“七寸”是什么?他给的答案是基础科学。

自不用说,载人深潜器的设计和制造涉及的问题都是基础科学,如深潜器的金属外壳如何战胜海水的强大压力、如何深潜、如何上浮,又如何在海底和海面母船、指挥部乃至宇航员通话等。至于海底生物的万种灿烂、海底山脉和深渊的形成,海洋动物和生物之所以在不同深度生存等等,了解这些奇异的现象,还是在于基础科学。

因而在写作过程中,我阅读了多本关于海洋的专著,其中有汪品先的《深海浅说》、詹姆斯·内斯特的《深海——探索寂静的未知》、林肯·佩恩的《海洋与文明》等,从中学到了大量基础科学知识和海洋科学知识。这样一次创作的“深潜”,使我的海洋科学知识有了增长,有了相当的储备,有了“科普自觉”。我将继续创作新的海洋科普作品,不断在科普创作领域“深潜”。

《深潜:中国深海载人潜水器研发纪实》,高仲泰著,译林出版社2022年12月出版,定价:68元。

UUID: fb7dfb0e-4d63-495a-8f02-7cfbda6f9b3e

原始文件名: /home/andie/dev/tudou/annot/AI语料库-20240917-V2/AI语料库/中国科学报公众号-pdf2txt/2023/中国科学报_2023-03-24_记者停在表面,作家视而不见!中国科学家的这个故事,居然没有一本书.txt

是否为广告: 否

处理费用: 0.0058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