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最新研究开辟哺乳动物染色体编辑新领域

来源: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发布日期: 2022-08-26

中科院动物研究所、北京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院李伟研究员与周琪研究员团队在《科学》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首次实现了哺乳动物完整染色体的可编程连接,创建出具有全新核型的小鼠,标志着生物工程技术的突破,为合成生物学研究提供了新工具和技术平台。

2022年8月26日,国际学术期刊《科学》(Science)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北京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院李伟研究员与周琪研究员团队合作完成的研究论文A sustainable mouse karyotype created by programmed chromosome fusion。该研究在全球首次实现了哺乳动物完整染色体的可编程连接,并创建出具有全新核型(染色体组型)的小鼠。

这项工作意味着生物工程技术的再次突破,为深入认识哺乳动物染色体大规模重构等结构变异,及其对生长发育、繁殖演化乃至物种形成等的分子机制,拓展了“建物致知”的合成生物学研究策略并奠定了相应的技术平台。

染色体是遗传物质DNA的主要载体,其在细胞中的组成及形态特征被称为核型(染色体组型)。不同的物种具有不同的核型,但是同一物种的核型是高度保守的。以常用的实验动物小鼠为例,自人工繁育至今一百多年来所有的小鼠品系都维持了标准的40条染色体的核型。但是在漫长的生物演化过程中,染色体会发生重排,啮齿类动物每百万年就会积累3.2-3.5种染色体重排,而灵长类动物在每百万年也会积累1.6种染色体重排。

近年来,随着基因组编辑技术的发展,染色体精准重排率先在基因组组成简单且为单倍体的酵母上获得成功。但是,哺乳动物基因组比酵母基因组复杂得多,此前对哺乳动物染色体的重排只限于亚染色体水平,在哺乳动物上进行完整染色体的重排仍然没有成功实现。

本研究打破了这样的技术瓶颈,研究人员利用小鼠单倍体胚胎干细胞和CRISPR基因编辑工具,成功将最长的染色体1号和2号进行正反连接,以及将中等长度的5号和4号染色体进行首尾连接,同时发现染色体连接过程中可能会发生染色体的断裂和重新连接。

以上结果表明,来自小鼠的两条独立存在的染色体在基因编辑后,可以以非同源末端连接修复的方式连接为一条染色体。这意味着我国科学家在全球首次实现了哺乳动物的完整染色体重排,取得了合成生物学领域新的突破。

在此基础上,研究人员进一步研究了特定染色体重排连接产生的影响。在细胞表型层面上,染色体连接后干细胞的多能性基因表达以及分化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而最长染色体连接(2号和1号染色体连接)的单倍体干细胞二倍化速率显著加快,且已经成为二倍体的胚胎干细胞及神经干细胞中仍会发生自发多倍化。为了解答特定染色体重排在动物表型层面上的影响,研究人员通过单倍体干细胞注射到卵母细胞的方式,成功得到染色体连接的小鼠。

研究发现,不同的染色体连接对小鼠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其中最长的染色体连接(2号和1号染色体连接)使得胚胎发育不能正常进行,胚胎停滞于E12.5之前;1号和2号染色体连接后,1号染色体断裂重新连接17号染色体,产生的小鼠则表现出了生长曲线和行为学的异常;4号和5号染色体连接的小鼠则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异常。

综上所述,该研究有以下亮点:首次建立了哺乳动物完整染色体可编程连接的新技术,实现了对于超大规模基因组的编辑,为哺乳动物合成生物学增添了新的研究工具;发现了染色体长度的限制,为哺乳动物合成生物学进行染色体设计合成提供了重要参考;通过在实验室小鼠模型中重构染色体重排事件,帮助理解进化衍生的染色体融合,也证明了染色体重排与生殖隔离的相关性,为进化生物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染色体精准重排技术为建立染色体重排疾病的动物模型,研究染色体重排导致的不孕不育和肿瘤等疾病的发病机制,探索疾病的治疗手段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UUID: 620985f2-dd4a-4392-8111-8586cb9dd9de

原始文件名: /home/andie/dev/tudou/annot/AI语料库-20240917-V2/AI语料库/中科院之声公众号-pdf2txt/2022/中科院之声_2022-08-26_中科院最新研究开辟哺乳动物染色体编辑新领域.txt

是否为广告: 否

处理费用: 0.0043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