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氢燃料电池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电动汽车产业化更是达到爆发节点。但氢燃料电池技术突破的节点比动力电池足足晚了十多年。燃料电池是氢能产业的一部分,也是先导、引领甚至核心部分。现在,燃料电池已经进入成本下降的快速通道。目前,氢燃料电池汽车已经进入大规模商业示范阶段。北京冬奥会就是全球最大的一次燃料电池汽车示范,约投入1000多辆燃料电池车,背后是30多个加氢站。
此外,财政部等5部委开展的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工程也已启动,多个城市开展以燃料电池商用车为主体的多元场景商业化示范。
中国氢燃料电池汽车技术路线图的原规划是,2025年氢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为5万~10万辆;2030~2035年保有量增加到80万~100万辆。这是以商用车为主体,我仍然维持这一预测。至于燃料电池轿车,不太可能与纯电动轿车相竞争。现在,纯电动轿车市场已经爆发,中长期看,电能不太可能改变为氢燃料。但是性能较好的氢燃料电池轿车仍有局部市场,今后5年仍有可能卖出1万辆,毕竟此类轿车拥有不少粉丝。
应当注意的是,纯电动只需要动力电池单点的突破,而氢燃料电池汽车不仅需要燃料电池技术,还涉及氢能的制、储、运、加及车载储氢问题。因此,必须从氢能的战略角度看问题。第一,要清洁低碳、主攻“绿氢”,牢记发展氢能的初心和使命。第二,要创新引领、自立自强,实现氢能科技的新突破。第三,市场主导、政府引导,遵循新兴产业发展规律。氢能产业还需要坚持市场主导。
长城以北、西部和西北部冬季温度低、能源基地多,同时对于可再生能源的集中度高,具有氢能生产和利用的场景,非常适合氢能全产业链发展。所以,今后5~10年,氢能市场的突破口就在可再生能源富余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