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学画画,兴致勃勃地买上一整套绘画材料,还没画就觉得自己已经小有成就;想学做菜,首先去置办一套各种各样的厨具,之后就吃灰了;想要跑步减肥,买了上千的装备,买完减肥事业也到达了终点。无论是想拥有更健康的身材,还是学会更多的技能,都是积极的自我建设。然而,这些积极的尝试往往止于一次冲动的花销——购入了器材和设备,就觉得自己已经完成了目标。想学的没学会,只是多了一堆工具,算是应了那句“差生文具多”。
买那么多,跟商家设下的消费主义陷阱有关,但还有一种可能,是拥有效应在起作用。拥有效应:买完东西自动获得技能。人倾向于把“拥有什么”和“自己是谁”联系在一起,这在日常社交中屡见不鲜。当看见一个人开着昂贵跑车,就会习惯性地将TA评价为一个物质充实、享受挥霍的有钱人;当看见一个人骑着老式自行车时,就会认为TA是一个传统朴素的人。
当自己想要去成为一个不一样的人时,也会本能地通过购买一些商品,让自己感觉不同。
许多社会心理学研究和理论都证明了,人会把自己的所有物归入自我概念里。耶鲁大学2012年和2014年的两项神经生理研究发现,拥有某个事物会激活自我加工有关的脑区,和自己拥有物有关的脑区激活程度提高,加工其他同类事物的脑区激活程度会降低。这说明,人会通过高估自己的拥有物,和贬低其他事物来提升自我评价。
自恋是人的天性,人们总是希望自己是更好的,那么自己拥有的事物,也就相应地被自我赋予了更高的价值,这就是拥有效应。
在这样的前提下,当拥有的事物具备某种功能时,连带这些功能也直接成为了自我的一部分。2017年的一个研究,就发现了这个现象。研究者分别测量了被试在拥有某些物品前后的主观自我评价。
第一组被试被给予了一份阅读材料,然而即使他们没有阅读,也觉得自己的知识水平提升了;第二组被试在获得一种号称可以抵抗睡意的巧克力后,即使没有食用,也觉得自己更能控制困意了;第三组被试则在得到一种号称可以提升创造力的精油后,普遍感觉自己真的更有创造力了。
人真的很自恋——当任何东西成为了“我的东西”,那就变得更有价值,同时它的功能和长处也仿佛被占为己有。于是,很多自我提升的计划在购买完用具后便不幸夭折。拥有总比没有好,心情更好自信更强。“买了就自动获得物品所代表的技能”,这个假象可能让你直接荒废学习,但对一些人来说,有总好过没有,至少心理状态更好了。
2020年的一项研究中,研究者将被试分为2组,一组回忆自己在联想能力方面感到缺失的失败经历,另一组回忆自己在联想能力方面感到出色的成功经历。两组都有一部分被试通过邮件收到一个邀请使用某个提高联想能力的APP的链接,另一部分人没有收到,来测试哪些人在拥有APP之后会提升自我效能感。答案是来自第一组的被试。
这表明,当觉得自己在某方面不好时,如果某个东西能帮助自己改善,那么仅仅拥有那样东西就觉得自己对此更自信了。
这给心理学者提供了新的方向,如果拥有相关物品就可以让人对自己不擅长的事情更加自信,那么象征性拥有就可以充当一种干预措施,用来恢复一个人对自己能力的认可。这尤其适用于一些具有身心障碍的人群,比如残障人士、精神疾病患者等,尽管这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他们的问题,但可以提升他们的心理状态,让他们感觉更良好。
所以,如果你觉得在某些方面自己不够好,那么先拥有代表它的东西会让你感觉更好,也可能会促进你去学习和精进。自己做饭不好吃,想提升厨艺,买了空气炸锅各种锅,就算可能落灰,也可能让你心情愉悦,在合适的时间说不定也能用上呢!让成功始于拥有,而非止于拥有。一方面拥有效应确实可以改善心情,但大多数人事实上成为了拥有效应的“牺牲品”,满足于拥有带来的虚假自我提升。
那么对于想要提升自我的人来说,如何反过来利用拥有效应来自我驱动呢?可以将拥有效应和心理治疗中的行为塑造法结合使用。行为塑造法来源于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它通过强化、惩罚等手段,帮助个体训练达到理想目标。运用行为塑造法的思路,当准备开始学习某项技能时,就可以“一点一点买”。比如画画,先不必急着购买全套专业设备,可以先以比较基础廉价的纸笔开始,这样就可以避免一开始就陷入拥有专业装备带来的自我满足。
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为自己设立阶段性的小目标。而拥有更好更高级的装备,可以充当行为塑造法中的强化物,作为自己达成某一个小目标后的奖励。在每次达到一个阶段目标时再购买,这样既是为更进阶的学习提供条件,更是让自己具有更强的成就感和更高的自我评价,达到锦上添花的作用。用这样的思路,就可以在拥有的满足和学习的进步之间,形成一组互相促进的正循环,巧妙地利用了拥有效应的积极之处,买了不落灰,点亮技能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