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中记载有“千里马”,能够“日行千里,夜行八百”。用千里马跑快递来实现“八百里加急”,真的就这么轻松吗?其实不止需要一匹马。如果把这个案例放在唐朝,首先让我们换算一下单位,其实唐朝的1里约合今天的450米,也就是说,千里马一天1000里的行程不过是也就454公里,如果遵循996工作法则,时速也只有三四十公里。
何况千里马数量稀少,根本不可能让这样一匹好马996下去,因此一匹马基本上无法满足驿传送快递的需要。跑死马送快递也是很常见的。既然一个“800里加急”不够,那就用好多个。从唐玄宗在位开始,全国就设立了大小水陆驿站上千个,中间涉及到了数万名驿传相关工作人员,平均每个驿站根据繁忙程度配备了数十名驿夫和马匹,组成了四通八达的邮驿网络。
每当驿夫开始配送客户的快件时,就会开始风雨无阻地赶路,沿途行人马车看见都得让路,并每隔几十里就会在驿站换一匹休整好的驿马继续前进。陕西汉中华阳傥骆古道,是一条险峻的古道。铜像再现了驿夫骑马奔波的景象。很长一段时间,这种“800里加急”只能执行国家要事。等到了宋朝,甚至只有“紧急边事”,才能“发急递”,也说明了这一套驿传架构资源的稀缺。
为了实现上千公里的及时驿传,其中离不开驿夫和驿站之间密切协作,相互配合,让整个流程更顺畅、高效。现代出行方式的改变生活需要加足“马”力。回望人类的出行方式,其实从最早单一的点对点式步行,后来有了马车牛车等交通工具,再到私家车,在人们潜意识里,出行大多是一种需要亲力亲为的事情,比如自己走、自己开车甚至是只能开自己的车,然后从起点到终点。
那是什么时候,我们的出行方式出现了像“驿传”这种有出租性质的服务呢?丰富的出行方式构建了我们的生活。人类交通工具租赁的历史由来已久,据考证,古罗马时代就已经出现马车租赁业务。现代意义上最早的汽车租赁始于1904年,一家美国车铺在当地报纸上刊登了一则汽车租赁的广告,自此开启了世界汽车租赁行业的历史。而中国的出行租赁服务晚了大约半个多世纪,上世纪90年代,北京才成立了第一家只有70辆车的租赁公司。
随着国家经济水平稳步提高,居民出行消费持续升级,越来越多人的汽车消费态度从“自有车”向“共享车”转变,租车行业在过去20年实现了超过30倍的增长。到2020年,中国租车行业的车队规模接近180万辆,涵盖休闲旅游、商务出行等丰富的短租和长租场景。
但这样的势头似乎依然无法满足目前的市场需求——虽然中国汽车保有量稳居世界第一,2020年中国汽车保有量达2.8亿辆,就连中国的驾照考试,也成为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考试。但与之相对的是庞大的中国驾照持有群体,已达4.2亿人,“有证无车”人口规模为1.4亿人。这部分人口规模将持续扩大,为租车市场提供了潜在用户储备。
从过去最早的路边即招即停,线下租车行临时租车,到今天随着现代交通、互联网对生活的深刻影响,我们的出行模式和场景也变得更加丰富、多元。每种出行场景就像是一匹驿站的马,需要更多的“马”来串联成线、高效接力将生活串联起来。为美好生活加足“马”力。然而实际实现起来谈何容易。从前可能只需要一辆车就可以满足同城甚至跨城的生活和办公,但如今光是商务出行这一个场景就已经足够复杂。
商务出行,准确来说是指在因公用车前提下,以对公方式提供乘用车租赁、管理、调度、出行等的服务场景。随着私密、安全的出行需求递增,商务出行租车已经开始稳态增长,但今天商务出行市场的服务提供商能够真正满足消费者复杂需求从而在市场上常青的,却少之又少,会出现服务上没有专人对接,专业性不够等问题,有些租车企业还有需要预先支付车费,结算能力偏弱等问题。
相比传统的私人打车或租车,用户对商务出行服务的要求更高——乘客希望商务出行用车服务向便捷化、定制化提升,希望能够不用自己垫资,财务报销结算更方便。作为商务用车服务采购方,企业或机构对精细化、标准化、智能化的用车管理以及诉求日益提升。希望通过优化出行方案与流程管理,实现便捷、高效、安全、节省的高品质用车体验。
而对于租车服务提供商来说,车辆运营效率、资金与人力成本,乘客与采购方的多元诉求,复杂的场景,也对平台的运营能力、数字化、定制化、差异化、增值服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找到一匹良驹享受前方的道路。随着经济增长,城镇化加速,商务出行需求增加,互联网技术、共享经济模式的创新,今天商务出行的用户画像更加明确,而基础建设环境也正在发生变化,企业应该如何在风起云涌的出行市场找准位置,站稳脚跟呢?
其实,一家优秀的商务出行公司,首先一定是重资产管理的优等生。资产管理首要本领自然就是融资能力。以成立于1992年的享道租车为例,作为上汽集团旗下全场景商务出行服务运营商,在2021年发行5亿元ABS,成为上海交易所首家成功发行的经营性汽车租赁公司。而上汽集团本身就是国内A股市场最大的汽车上市公司,是国内最大的整车集团、最大的汽车零部件生产商以及汽车金融集团。
ABS融资模式主要是以项目所属的资产为支撑的证券化融资方式,即以项目所拥有的资产为基础,以项目资产可以带来的预期收益为保证,通过在资本市场发行债券来募集资金的一种项目融资方式。融资能力优秀,那么业务能力呢?享道瞄准了长三角地区,其实更准确地说是看准了长三角地区旺盛的大中企业差旅出行需求。根据调研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长三角三省一市上市公司数量达1460家,约占全国的1/3。
单拿制造业这一个行业来说,长三角的上市公司数量和市值占比分别达到38.29%和29.56%。基于长三角地区的商务出行蓝海,享道租车的打法是,以中大型公司为主,以上海总部为中心,完成长三角地区“一核五圈”城市布局,覆盖150+城市、自有车辆1.8万台。今天享道租车客户总数多达2200家,其中300家500强公司。长三角地区在商务出行行业拥有充分潜力。
长三角作为国内经济最为发达的城市群之一,借助上汽集团在该地区的资源优势与经销商网络,一直致力于串联起上海、苏锡常、杭州、宁波、南京、合肥长三角都市圈城市的出行生活,随着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加速,享道租车的一体化运营和整合型服务战略优势凸显。
近年来,智能手机等终端硬件快速普及、软件应用迅速发展,助推移动互联生态发展成熟;与此同时,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数量和流量也大幅增加,蓬勃发展的移动互联应用也为租车提供了更多便利。移动互联网和OTA平台的崛起带动手机导航、移动支付等科技应用的迅速普及,在导航、下订单、支付等多个环节为提升用户体验铺设了埋点。
因此,传统的线下租车已经不太能满足乘客和企业的消费管理需求,商务出行更多的是需要从服务提供商出发,让消费者可以直接在租车公司的App、小程序或第三方平台下单,便利快捷地预约取还车。企业采购方能更高效地进行资源管理、调度和分析,而服务提供商需要通过对该地区的城市、车辆、网点、电桩、客户流量、数据等方面的协作共享,为客户提供更便捷的出行解决方案。
享道租车的一家客户就提出了这样一道挑战性的难题——2019年以前,公司车辆自有+租赁保有量多达120辆,但调度混乱,资源分配不合理,导致公司内部中层、基层用户不满意,而车队运营成本预算也高达2700万元。在2020年的疫情背景下,客户公司将出行预算降低到2200万,还希望提高员工的用车体验满意度。享道租车是如何帮助客户实现“大象转身”的?首先是对车队结构进行瘦身优化。
享道首先结合客户2018-2019年两年的用车、油卡等数据统计分析,调整并缩减了车队结构和长短租比例,至82辆,其中长租18辆高管车,同时非高管类公务车仅保留60台车,所有峰值需求无法满足员工出行由享道租车提供车辆短租代驾服务满足,短租零调的用车成本大大降低了之前的长租使用成本。其次是系统工具的使用。
享道租车给客户定制开发了一套调度系统,所有车辆上调度系统,除高管用车外,所有人员用车线上申请、线上审批,可大大提升车辆使用效率,是用车透明化,加油透明化,用车线路透明化;包括出发地和目的地接近的地点拼车功能等,提升效率、提升管控。再则就是具体场景改革。在非中高层差旅、员工通勤、日常销售客户拜访,以及点对点的市内出行服务中,享道租车将它们由原有的专车订单改成网约车模式。
因为网约车的价格本身相对于传统专车价格低60%,这样一来每年不仅节约了大量的出行成本,而且更具“即时性”的网约车,让员工叫车、客户拜访的时候,不用过渡规划时间,出现司机等人、人等司机的情况。
此外,因为享道租车全产品线满足客户需求,车辆进行了托管,油卡、ETC都进行了打包管理,客户在降本增效的同时又不用新增供应商,避免多供应商管控的问题;同时,不需要专职人员管理车队,又不轻易浪费已购置的车辆和牌照资产。
在不断变化成长的商务出行市场,我们看到享道租车这样的行业开创者一开始就看准了市场,并时刻保持危机感和对行业的敬畏,勇于接受挑战,开拓性利用互联网数字化思路,为客户提供全面综合的商业出行解决方案,同时提升管理效率,优化运营成本,赢下一城又一城。
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历史,从19世纪初的工业发展到如今,人类又见证了几次科技大革新,出行方式也一直在发生着改变,其中科技与人的关系也在一次次的科技革新中被不断解构和重构。而像享道租车这样以科技为基础的出行服务商,将继续深耕商务出行领域,对现有资源进一步开发,为消费者带来更深刻的出行变革。相信我们将能拥有更多理想的“好马”选择,从“800里”向“万里”进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