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奥古斯丁曾说过:“那么什么是时间呢?如果没有人问我,我知道它是什么。如果我想要对向我提问的人解释它是什么,那我就不知道了。”在我们生活中的每一天,几乎不可避免的都会用到“时间”这一概念,以至于我们很少认真的思考过它的本质究竟是什么。然而,有关时间本质的问题,仍然是许多物理学家激烈探讨的主题:为什么时间似乎只沿着一个方向流动?时间是真实的,还是虚构的?时间是一种涌现现象吗?
这些问题都还没有确切的答案。但无论时间是什么,对于我们而言,时间就是当下的每一刻。此时此刻是那么真实。也许你正与家人一同观看春晚,也许你仍在他乡忙碌,也许你还在路上奔波……无论你身处何地,「原理」都真诚感谢你陪伴我们又度过了一年时光,并祝福所有读者朋友:新春快乐!
1687年,牛顿在他的巨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写道:“绝对的、真实的和数学的时间,就其自身及其本质而言,是永远均匀流逝的,它不依赖于任何外界事物,因此也就不涉及时间(如小时、日、月、年)的任何变化或测量方法。”1824年,法国科学家卡诺证明了任何发动机的效率都有上限。如今,这被称为卡诺定理,它是后来的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第一个表述。这一定理大致表明,在封闭系统中,熵必须总是增加的。
事物永远在变得更加无序这一事实,似乎为时间提供了方向性。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了狭义相对论,他将同时性的概念从牛顿学说的基础上推翻。爱因斯坦认为宇宙中不存在一个单独的计时员,事件发生的精确时间取决于一个人相对于所观测事物的精确位置。1907年,闵可夫斯基将时间和空间统一成一个名为时空的四维连续体。
在1908年的一次演讲中,他宣称:“从今往后,单独的空间和单独的时间注定会消失在纯粹的阴影中,只有两者的某种结合才能维持一个独立的现实。”1915年,爱因斯坦提出了全新的引力理论——广义相对论。根据广义相对论,当有物质和能量存在时,时间和空间会发生扭曲。1928年,为什么时间似乎只朝一个方向流动?在《物理世界的本质》一书中,英国物理学家爱丁顿将这种现象喻为“时间之箭”,他认为这与熵有关。
爱丁顿写道:“如果我们沿着箭头的方向在世界的状态中发现越来越多的随机元素,那么箭头指向的就是未来;如果随机元素越来越少,那么箭头指向的就是过去。这是物理学所知道的唯一区别。”1929年,哈勃和赫马森利用洛杉矶郊外的一台100英寸的望远镜进行观测,发现距离地球越远的星系,远离的速度就越快。这一发现为现在被我们称为宇宙大爆炸的模型铺平了道路。
根据大爆炸模型,我们周围所能看到的所有物质和能量,都曾经集中在一个非常小的空间里。这意味着宇宙以及时间本身,可能有一个开端。1964年,彭齐亚斯和威尔逊发现了遍布在宇宙中的“宇宙微波背景”,它常被称为大爆炸的余辉,是大爆炸模型的关键性证据。然而,关于大爆炸是否是时间的开端仍然在辩论中,一些宇宙学家认为宇宙可能在不断的膨胀和收缩中无限循环。
1967年,惠勒和德维特提出一个不含时间变量的量子引力方程——惠勒-德维特方程。也就是说,他们把量子力学和广义相对论结合起来了,但时间在方程中却没有任何作用。这在物理学界中引发了一个巨大的难题,被称为“时间难题”。2009年,一篇有影响力的论文提出,时间之箭可以用量子力学中的纠缠来解释。当一个物理系统与周围环境纠缠在一起时,它就会向平衡移动,而这种单向的演化决定了时间的箭头。
作出了这项研究的团队的工作是建立在量子先驱塞斯·劳埃德在1988年的博士论文中提出的想法之上的。